连日来,顾村镇各街区党支部以“3・5”学雷锋月为契机,以传承为民服务传统为抓手,将志愿精神转化为资源整合的枢纽、民生服务的平台、党群互动的纽带。通过盘活辖区商户、能人达人、新就业群体等资源力量,构建起“需求精准对接、服务多元供给、治理共同参与”的街区生态,让志愿行动从“节日风景”变为“日常底色”,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中持续激活共建共治共享的街区共同体基因。敬老服务传温情党建联建筑“暖心巢” 馨佳园街区、共富路街区党支部联合工商银行顾村支行、顾村镇商会等区域化共建单位,以“党建+公益”模式织密为老服务网络。馨佳园街区党支部党员带着养生锤材料和水果走进顾村敬老院,一边与老人聊家常,一边手把手教授制作技巧。老人们握着亲手装饰的养生锤感慨:“这些小年轻比自家孩子还贴心!”共富路街区党支部聚焦“老伙伴”志愿者群体,联合爱以德联泰护理院开展香牌制作活动,老党员与高龄老人携手完成作品,切实感受到“奉献者也被温暖”的雷锋精神。通过党建联建,街区党支部不仅破解了资源分散难题,更搭建起“红色连心桥”。从单一慰问到常态化互动,从物质关怀到精神陪伴,党支部以“一老一小”需求为导向,打造了“老有颐养、少有所乐”的温情街区生态,让“党建红”与“夕阳红”交相辉映。  街区公益齐聚力红色矩阵激活“治理力” 菊太路街区的中医义诊摊位前排起长队,镜泊湖路街区的法律咨询台前讨论热烈,富联路街区公益市集上的磨刀师傅忙得满头大汗,菊泉街区一日公益服务量达200余人次……通过“墙内外”联动,一场街区“学雷锋接力赛”正在开展。街区党支部发动能人达人力量,将垃圾分类达人、手工艺匠人纳入服务队伍,将便民服务升级为涵盖政策宣传、文化体验的“民生综合体”,把反诈宣传融入生活场景,让安全知识“听得进、用得上”,以“群众需求清单”对接“资源服务清单”,从“零散式服务”到“项目化运作”,从“节日化活动”到“常态化机制”,党支部通过精准对接民生“关键小事”,将雷锋精神转化为“天天见”的治理实践,塑造了“小事不出街区、服务就在身边”的便捷生活圈。 “幸福合伙人”添动能双向奔赴共绘“同心圆” 在丹霞山路街区,街区幸福合伙人PE SALON发型师化身“公益理发官”;新顾城街区的“中医达人”朱刚利用业余时间义诊,为居民开出“健康良方”;电台路街区引入理疗技师团队,让颈椎理疗、艾灸养生走进社区……这些“幸福合伙人”既是街区服务的受益者,更是治理共同体的建设者。党支部通过“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机制,将小个专、沿街商铺、新就业群体纳入“街区治理人才库”,通过建立“需求-认领-反馈”闭环机制,党支部让新兴群体从“服务对象”变为“治理主角”,形成“街区搭台、能人唱戏、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顾村镇各街区党支部将坚持以“红色服务链”绘就“公益矩阵”,以党建联建凝聚合力,以民生需求校准方向,以机制创新激活动能,推动街区从“陌邻”到“睦邻”的治理蜕变,以“红色引擎”书写“幸福密码”,让“推窗见绿、出门见邻、生活见暖”成为顾村镇街区的生动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