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道德建设
这位解放战争的亲历者深情回忆道……
日期:[2024/6/12] 作者:[友谊路街道]

今天是上海解放75周年纪念日

在友谊有一位老人

他是解放战争的亲历者

他见证了那个动荡的年代

有无数英勇的战士为了理想

奋不顾身地投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

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上海解放75周年

直到今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依旧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作为亲历者的他说,在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顽强毅力和坚定信念,怀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共同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而奋斗。

施沛祥,男,江苏南通人,1931年7月出生。

1947年11月参加革命,参加过解放南通、崇明等战斗,曾在解放军任南京步校教官,1978年复员,在宝钢指挥部接待处工作,1991年7月离休。

“我是南通县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双亲就去世了,我就投奔了我姑妈。”施沛祥回忆道:“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就是一个‘保家保田保饭碗’,于是我在15岁那年,参加了解放军苏北军区南通县大队。”

县大队整编后,成为九分区八团,施沛祥先是在团部任司号员,在部队中承担着传达号令、鼓舞士气、训练和管理的职责。不久后,又改当侦察兵,是“小兵张嘎”角色,穿便衣,身上挂有两颗手榴弹,执行侦察任务。《小兵张嘎》是一部1963年上映的战争剧情电影,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洋淀为背景,讲述调皮莽撞的张嘎在老一辈的引导下,成为八路军小侦察员的故事,施沛祥就是这样的英雄。

施沛祥到敌人据点侦察,了解有多少敌人,有什么武器,跟踪出据点的敌人去向,了解清楚后,向团部汇报。“那时我年轻,头脑活络,后被调到连队当通讯员,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团长看中,成了团长的警卫员,一直到解放上海战役。”施沛祥说:“解放南通时,国民党军闻风而逃,崇明县城有一个国民党的团投降,伤亡很小。”

“上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重兵据守的上海市进行的大规模城市攻坚战。自1949年5月12日发起,至5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历时16天。”施沛祥眼含热泪地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敌人筑起20座钢筋水泥碉堡,子母堡相连,周围布满鹿砦、铁丝网、地雷、钉子等,母堡驻一个连或一个排,子堡一个班。我方经侦察后调整战术,用三种方法攻击:一是前方强火力攻击,战友们抱炸药包冲锋攻击;二是前方都是枪眼,碉堡后面是死角,战士们设法绕到后面用手榴弹,拉弦后计算好延时时间,用扔到碉堡枪眼中炸;三是边攻打边展开政治攻势,用俘虏的国民党官兵,在阵前喊话,达到瓦解敌人的作用。”

(施沛祥任南京步校教官时照片)

“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每一次冲锋,每一次爆破,都是极大挑战。但是,我们没有退缩,没有畏惧,因为我们知道,只有胜利,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与自由。”施沛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展现出那个时代的英雄风采。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战士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战场,用自己的勇敢和坚韧,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荣耀与辉煌,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革命先烈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盛华平与施沛祥及家属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