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昨天演小品的骗子话术,和上周给我打电话的一模一样!”在香颂名邸社区活动室里,几位阿姨和社工围坐讨论着居委会新编排的反诈小品。
面对花样翻新的诈骗套路,香颂名邸居民区没搞“填鸭式说教”,反而把反诈知识揉进了居民们的生活,而背后支撑这些“土法子”的,是居委悄悄用上的DeepSeek大数据技术,既让反诈宣传“接地气”,又让防范招数“赶新潮”。
科技助力:数据赋能案例库建设

社工依托DeepSeek对全网公开信息进行采集,结合社区民警提供的信息和香颂名邸社区的人口构成特点建立动态更新的反诈案例资源库。通过搜索关键词定向抓取、分析,筛选高发诈骗案例,结合社区老年群体多、年轻租户流动性强的特点,提炼出多个"身边化"警示故事、顺口溜和海报。

民警参与案例审核,确保内容真实合法,形成"技术采集+人工核验"双保险机制。案例库同步开发可视化分析模块,实时追踪新型诈骗手段演变趋势,为精准宣传提供数据支撑。

形式创新:三管齐下激活参与热情

考虑到不同群体对于反诈的诉求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针对不同群体的宣传方案进行了分层设计:面向中老年群体,居委会组织社工将"保健品诈骗"等典型案例改编成《馅饼变陷阱》等系列小品,通过夸张表演还原诈骗话术套路,引发居民们的热烈讨论。

针对青少年群体,推出"社区小先生"沉浸式反诈培育计划,利用假期开展反诈案件演练讲堂,青少年通过体验各类诈骗案件的角色心理分析"游戏装备诈骗"心理陷阱,带动家社互动,让小先生成为小小反诈宣传员。

针对上班族易受骗群体,社工联合社区民警根据居民区真实警情数据,锁定频繁接触网络、高危电话等敏感人群,点对点入户宣传。民警结合往期高发案例讲解防诈技巧,社工发放防骗手册,重点提醒可疑链接识别、个人信息保护等要点,为上班族加固反诈"心盾"。
共治共享:全民反诈蔚然成风
在DeepSeek技术支撑与社区反诈宣传的持续行动下,今年1-3月与去年同期相比社区电信诈骗发案率已同比下降90%,期间多位居民主动提供可疑信息协助社区力量针对性反诈宣传。

这种"科技赋能+人文关怀"的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反诈宣传效能、织密了安全防护网,更激活了社区共治共享新动能,为基层智慧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