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海市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揭晓。宝山区有6个集体荣获上海市模范集体,10人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5人荣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
其中,来自杨行镇的老集镇城中村指挥部荣获上海市模范集体,上海宝山太平货柜有限公司李海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凝聚着杨行镇深耕实干的奋进力量。老集镇城中村指挥部以攻坚克难的魄力重塑城市肌理,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李海则以匠心坚守生产一线,用精湛技艺诠释新时代劳模精神。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两个荣誉获得者的奋斗故事,探寻他们的卓越之路。

杨行镇老集镇城中村改造指挥部是一支由9名成员组成的攻坚团队,在指挥部总指挥带领下,荣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以“四高”标准推进城市更新,以实干担当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为宝山“北转型”打造绿色宜居新城作出突出贡献。 老集镇城中村2017年启动一期改造,2021年完成1536套安置房分配,并建成3.3万㎡商业综合体,创下全市城中村改造速度标杆;2022年启动二期1264亩改造,仅1个月完成934户评估,签约率达99.7%。 改造范围涉及同步建设道路12条、学校6所、17.3万㎡绿地等35个配套项目,彻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圆了百姓“安居梦”。团队首创预约签约机制,组建百人专业团队走村入户,获市领导肯定及主流媒体7次报道,成为城市更新典范。

16年来,李海秉持“要做就做最好”的工匠精神,从普通焊工成长为技术带头人。在新能源储能集装箱制造中,他带领团队攻克30余项焊接工艺难题,创新改造铰链工艺使产能提升40%,为公司创造显著效益。作为“宝山好人”和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海严抓安全生产,推行“三无”管理,班组多年零事故。 更可贵的是,他16年如一日传艺带徒,培养2000余名焊工,其中,来自四川大凉山彝族青年尤其受到李海的特别关注和耐心指导,这些彝族青年学成后,响应国家号召,将所学技术应用于家乡建设,为此李海感到欣慰和自豪。 李海用焊枪书写新时代农民工的奋斗篇章,展现了产业工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