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物品承载着记忆与情感,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传承。家有一宝,清风永传。一枚勋章、一封家书、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份回忆……在你的家中,有没有那么一件老物件被视为“传家宝”,背后蕴藏着家族共同的坚守和传承?传家宝蕴含好家风,好家风是最珍贵的传家宝。“晒晒传家宝·弘扬好家风”带您走进一件件被珍藏的传家宝,倾听其背后蕴藏的故事和记忆,让文明清风吹进千家万户。 我的父母工作在位于长沙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2工厂”(隶属于空军系统,主要修理空军战斗机)(以下简称5712厂,5712厂后更名为“五七一二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奉献给了国家的蓝天事业。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因为5712厂成立不久,技术力量不足,所以由原上海三技校引进了近100名毕业生(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的一部分)。这批技校生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来自大城市而觉得高人一等,他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父母被这样热火朝天的氛围所感染,与这批技校生以及其他航修职工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共同把5712厂打造成了空军航修系统飞机修理重点单位。三技校的这批毕业生在5712厂一直干到退休,现都已年近八十,大多回到了上海怡养晚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5712厂接到了新的使命——支援位于上海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24工厂”(隶属于海军系统,主要修理海军战斗机)(以下简称4724厂)。为了回报上海市当初无私的支援,5712厂积极响应,迅速组建支援队伍,当时我父母已进入工厂管理层,二话不说就抽出了本部门的骨干力量去支援。没多久,一支包括技术骨干在内的多名优秀员工队伍奔赴上海。在4724厂,他们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精湛的技艺倾囊相授,给4724厂培养了多名技术骨干,大大提升了海军飞机的修理能力。位于场中路的4724厂,逐渐成为了海军航修系统飞机修理重点单位。双方的这份家国情怀,如同一股温暖的风,吹遍了从湘江之畔到黄浦江头的每一寸土地。 我因为出身在航空修理之家,自幼便对航空充满了向往。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4724厂,成为了航空修理大家庭中的一员。在这里,我不仅继续着父辈的事业,更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了国家航空工业的发展浪潮之中。我看到了上海市的国际化转身,科技创新在这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智慧城市、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蓬勃发展,助力航空事业快速攀升。 2021年,我父母都获颁了“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纪念章”,以纪念中国航空工业70年壮志凌云、跨越苍弯的奋进历程。我们航空人立志航空报国、航空强国,我们将继续守护和平,捍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