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时代文明实践
【新时代文明实践】版画里面寻年味,唤起非遗传承中的新春记忆
日期:[2025/2/7] 作者:[杨行镇]

华夏版画历史悠久,早在汉代的画像石砖,就具有版画雏形。伴随雕版印刷术的产生和发展,版画艺术蓬勃发展,并于明、清两朝达到鼎盛。后因现代印刷术兴起,版画因成本高、工艺难而式微。上世纪50年代,吹塑纸替代传统制版材料,简化工艺,版画重回大众视野,成为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特色文化项目。


吹塑版画自上世纪80年代,由宝山本地画家引入,落地杨行。2006年正式入选上海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吹塑版画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发掘,考验的是敏锐捕捉细节创意的能力。从自然风光到民俗生活,从历史建筑到欢庆佳节都可以成为绘画主题。正值2025乙巳蛇年春节之际,让我们从吹塑版画中回顾过往的新春记忆。





画面中是一个传统的中式建筑,门口站着一位身着传统服饰、手牵着鱼灯的女子,建筑上方挂着写有 “年年有余” 的红色横幅,周围装饰着鱼形的挂件,共同点名了画作主题。画面色彩以紫色、红色和橙色为主色调,两侧的墙壁上有像剪纸风格的花纹,展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整体给人一种热闹、欢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