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培育 > 先进典型
【党员先锋行动】高境镇这个社区的退休党员携手“双报到”在职党员点亮社区治理满幕星光
日期:[2024/5/10] 作者:[高境镇]

今年以来,高境镇再一次吹响了“双报到双报告”的集结号。伴随着声声哨响,截止目前,高境镇各社区已接收“双报到”在职党员近700人。快速的响应,源自于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阵地力量,源自于广大社区党员的榜样力量。

红色星火接力,微光汇集成炬,在共和十一居,涌现出了许多星火相传的励志故事,社区退休党员携手“双报到”在职党员在这里为社区治理点亮了满幕星光。


在共和十一村社区的角角落落,经常能见到一位熟悉的身影:8点打开社区党群服务站的大门、9点探望结对独居困难老人、10点为高龄老人送午餐、14点维修社区公共座椅、16点解决邻里纠纷。这是一位普通社区老党员的平凡的一天,但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这份平凡显得不平凡。他就是退休党员徐荣龙。他是名副其实的“大忙人”,从社区党群服务站首问接待台到社区集中环境整治的三轮车操作台、从平安志愿者巡逻队到党员乐享服务队、从邻里纠纷的调解现场到活力楼组的布置现场、从独居困难老人家中的板凳上到为高领老人送餐的路上,都能见到徐师傅忙碌的身影。


徐师傅不仅是一名党员,还是居委委员、是社区志愿者、是党员乐享服务队成员、是平安志愿者巡逻队队员,同时他也把自己当作一名“编外社工”与居民区社工们一起上班、下班。老骥虽暮年、不坠青云志的担当精神为徐师傅赢得了许多荣誉称号:上海市志愿者服务优秀组织者、宝山区志愿者服务优秀组织者、高境镇优秀社区志愿者、高境镇优秀党员志愿者。

徐师傅说:“荣誉只代表过去,我认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要始终如一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在我们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影响和带领下,我的职业生涯得以延续,我找到了可以发挥自己微光和余热的一片星空,心中的红色火苗还可以照亮新一代。”


伴着清晨7点的朝霞,李惠琴同往常一样,打开了共和十一村的居民活动中心的大门。这里位于小区的东北角,整栋建筑分上下两层,共计约900平方米,包含演播厅、化妆室、舞蹈室、乒乓球室,功能丰富、配套齐全,每天约有80位居民在这里度过休闲娱乐时光。面积之大、人流之多带来的较大工作量并未减少李阿姨的志愿热情。进门后,她熟练地拿起清洁工具直奔二楼,一路清扫下来最后以一楼的卫生间为终点完成了今日份的“晨练”。这一切进行的井井有条、得心应手,因为这项“晨练”已经日复一日、重复了上千遍。


耄耋之年的李阿姨,是一名“光荣在党五十年”的老党员,每天精神矍铄、步履矫健,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十多年。她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和质朴作风,不仅志愿为居民活动中心打扫卫生,更是主动担任楼组长、社区平安志愿者。她说她始终记得幼时妈妈的叮嘱:“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自己有能力,都要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她始终将自己的光和热播撒在社区。

在共和十一居,有众多的在职年轻党员都在积极响应“双报到”的号召,汪海波就是其中一员。汪海波就职于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他与报到党总支积极沟通交流,在社区老党员的先锋榜样的影响下,他以实际行动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其中一项就是为居民活动中心的乒乓球室更换地板。时间追溯到汪海波前往居民区党总支办理“双报到”手续时,正逢一名年长居民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反应乒乓球室地板老化失修、多次发生居民摔倒的情况。在一旁听完前因后果之后,汪海波主动向党总支书记表示愿意志愿承担此项民生项目的修缮工作。他积极与工作单位沟通协商,有效且环保地利用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的行业资源,在居民区党总支的统筹协调下,最终为乒乓室顺利铺装再循环地胶,为居民健身的安全空间提供了有力保障。


榜样的力量总是会激励很多人,越来越多的“双报到”在职党员加入到了高境镇各基层社区的各类志愿服务队伍中,活力楼组创建、夜间安全巡逻志愿岗、便民服务志愿岗等等都能见到“双报到”党员们的身影。在近日的“博爱申城 你我通行 为贫困母亲捐款”及“世界红十字日”活动现场,不仅能见到多位社区老党员,更有许多年轻党员奉献爱心。他们在爱心捐款箱中投入的不仅仅是一份的爱心,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生生不息,星火相传。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双报到双报告”工作将强有力的人才力量向基层汇入,有效提升了基层社区治理能力,年轻党员在这些前辈的身上看到了真实的榜样,激发了他们对于奉献精神的认同和追求,通过鲜活的身边人、身边事感受到自己作为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未来会有更多的党员积极地投入到社区服务和志愿活动中,为社区注入新活力,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