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培育 > 先进典型
溢出屏幕的感激!这三封手写表扬信见证医患真情!
日期:[2025/11/7] 作者:[高境镇]

一封感谢信

一份真挚的认可

一种责任和鞭策

今天

让我们透过字里行间的温度

了解信件背后的故事

共同见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境医担当


“像这样的好医生,在我们的附近,在我们的周围,我们感到很欣慰!”近日,高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连收到三封居民手写的感谢信。质朴笔墨间的真挚谢意,不仅勾勒出医患间的温暖图景,更诠释了 “医德润心、医术惠民” 的深厚温情,也印证了中心坚持以实干践行 “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使命。



“问诊仔细到不放过任何小小的细节,不用贵药只用适合个体的药……”老年居民周女士的表扬信中,特意点赞了医院党员先锋岗的沈慧医生。周女士是高境一村北区的老住户,长期受胸闷困扰,在多家大医院就诊却始终未能明确病因。沈慧医生接诊时,针对老年人病情表述模糊的特点,耐心引导、逐一排查,最终精准锁定病灶。“我们在大医院没有看好的毛病,由于她不厌其烦、用药精准,现在都已经痊愈了。”周女士在信中感慨,沈慧医生的“不厌其烦”,不仅治好了她的病,更温暖了她的晚年生活。

同样为沈慧点赞的还有高血压患者李鸣敏。曾对社区诊疗存疑的她,在沈慧的精准用药指导下,多年未稳的血压终于回归正常范围。“她细致分析我过往的用药史和病情,帮助我调整治疗方案。我的血压成功稳定在理想范围,这是我多年来都未敢实现的目标。”李鸣敏表达了感激之情。作为党员先锋岗的一员,沈慧一直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以钉钉子精神践行医者使命,用专业与耐心高质量、高效率地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不是等病人来开药,而是主动为我们解心忧、管健康……”患者陆佩芬在感谢信中,深情点赞了陆其燕和陈洋医生的“主动式服务”。身为家庭医生,她们的“战场”不止于诊室。面对情绪焦虑的患者,她们化身“心理疏导师”,用通俗的讲解缓解其恐慌;面对疑难杂症,她们以“不拖延病情”为准则,主动协调上级医院转诊;针对卧床、行动不便的签约患者,她们坚持“上门访视+电话随访”双轨服务,把医疗关怀送到患者床头。“她总是抽时间上门访视,让病人感到很温暖,病也就得到了缓解,好得也快。”这种“超出预期”的服务,让陆佩芬直言“在她们身上看到了‘医者的真心’”。从门诊到社区,从诊室到患者家中,家庭医生们用“主动服务”打破了医患之间的距离感,让医疗服务既有技术的精度,更有人文的温度。


三封感谢信,是患者对医护个人的赞许,更是对我中心整体医疗生态的认可。从沈慧的“精细问诊”到陆其燕、陈洋的“主动服务”,背后是中心长期坚持“医德+医术”双培养的成果。中心始终坚持把社区卫生健康的“民生账”算在心头,将社区居民的“健康权”护在实处。通过党员先锋岗示范、家医签约责任制等举措,不断锤炼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让“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深植于每一次问诊、每一份处方中,而患者的感谢信就是检验成果最珍贵的“勋章”。

一纸信笺,万千情意。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密的今天,我中心的医务人员用行动证明,最好的医术是“把患者当家人”,最好的服务是“把健康放心上”。这份来自居民的肯定,也将成为中心不断前行的动力,激励我们以更加精湛的技术、更加贴心的服务,继续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