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培育 > 文明风尚
“垃圾分类”同心同行,打造“逸家”绿色名片
日期:[2025/8/28] 作者:[杨行镇]

在杨行镇香逸湾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正化作看得见的环境变化、摸得到的文明温度。从硬件升级到活动引领,再到制度护航,一系列举措让 “绿色时尚” 融入日常,让家园颜值与文明素养同步提升。



小微改造:垃圾点位变身 “风景线”



香逸湾党总支以 “精品化” 为目标,按下垃圾分类硬件升级 “加速键”。今年,517弄、58弄两个片区分别申报创建上海市一级、二级垃圾分类精品小区。


垃圾分类+资源回收

517 弄小区的步入式垃圾房已于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厢房内安装AI监控设备,实现垃圾投放行为智能识别与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及时将不规范行为推送给物业,要求必须及时处理。同时启用“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模式,居民可以将不要的纸箱等可回收物拿到回收点,直观感受“变废为宝”的环保价值。


颜值与实力并存

58 弄小区西门垃圾点位加装了实用雨棚,搭配精心布置的花箱,周边环境焕然一新,成为小区里的 “小清新” 角落。目前,128 弄小区的垃圾点位微改造正在稳步推进中,不久后将为更多居民带来便利与舒心。


宣传引导:小手拉大手共筑 “文明圈”


寓教于乐 趣味小游戏

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参与。香逸湾党总支结合“七一”主题,邀请小区党员与社区小先生共同开展 “筷分美好 球创文明” 垃圾分类小游戏,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学习分类知识,党员们则以身作则传递环保理念。

暑期实践种下环保心

暑期里,志愿者与社区小先生们 “大手牵小手”,纷纷化身垃圾分类分拣员,在实践中理解分类意义,更带动全家养成好习惯。


他们还通过绘制手抄报的形式向大家传递垃圾分类理念,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在居民们心中种下了文明的种子,让分类意识悄然生根发芽。



长效管理:让 “好习惯” 成 “新常态”



为巩固垃圾分类成果,小区建立了常态化巡查、宣传引导、居民反馈等长效机制。分类工作中,除了居委社工每日巡逻1-2次,社区还联动物业,保洁员兼任“分拣员”,保安兼“督促员”,实现桶边督导常态化。香逸还拥有一支居民自治小组:“逸”家志愿者团队,由热心居民担任“垃圾分类观察员”,形成互相监督、互帮互助的氛围。



垃圾分类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基层治理的“试金石”。它离不开“硬制度”的约束,更需要“软服务”的滋养。香逸湾党总支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三驾马车”作用,继续深耕细作,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让家园更整洁、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