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培育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自然探秘+文化传承!“童伴成长”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收获满满快乐回忆
日期:[2025/9/8] 作者:[吴淞街道]



蝉鸣阵阵,西瓜清甜,夏风裹挟着欢乐的笑声——这个暑假,“童伴成长”未成年关爱项目落地吴淞街道未保站,4场主题活动串联起孩子们的夏日记忆,用自然科普、节气文化与非遗技艺,为童年注入了满满的知识与快乐。“蝉宝宝是怎么从土里爬出来的?”“蝉为什么会唱歌呀?”活动一开始,孩子们的好奇心就被纸戏剧的幕布点燃。通过生动的纸戏剧演绎,蝉的成长历程被娓娓道来,孩子们仿佛走进了昆虫的微观世界。在“制作竹蝉”环节,孩子们拿起工具认真组装,通过亲手操作理解“蝉翅振动发音”的科学原理。看着自己制作的竹蝉能发出清脆声响,孩子们的脸上满是成就感。“大暑到,暑气冒,吃口西瓜暑气消!”在“西瓜游乐场”主题活动中,绘本老师为孩子们讲解大暑节气的特点与习俗,通过《西瓜游乐场》绘本故事,让孩子们在温馨的情节里感受夏日独有的甜蜜与热闹,品味西瓜的甜蜜。故事结束后,“西瓜扇创作赛”正式开启!孩子们拿起画笔,在空白扇面上尽情发挥想象,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更让“节气文化”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走进童年。拿着自己绘制的专属西瓜扇,孩子们忍不住互相展示:“我的扇子最凉快!”




“我们喝的水从哪里来?”“雨水落下来后,又会去哪里呢?”带着这些疑问,孩子们走进了“神奇的水循环”科普课堂。绘本老师通过动画短片和互动问答,生动讲解了“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的水循环过程,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在“水循环科普游戏转盘”制作环节,孩子们认真剪裁、粘贴,在转盘上标注太阳、云朵、雨滴、河流等元素,转动转盘时就能清晰看到“水如何在不同场景中循环流动”。“原来水会‘旅行’呀!”孩子们一边转动自己的作品,一边兴奋地和同伴分享发现,在动手与玩乐中,悄悄种下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环保种子。老师以“友谊与包容”为主题,通过绘本故事《抱抱我》带领孩子们发现小仙人掌如何结交朋友,学会了勇敢表达爱意,让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故事结束后,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揉、捏、搓、压,用彩色面团制作出仙人掌的身体和小花,用小工具和画笔做出“刺”的纹路,——不一会儿,一个个形态各异、软萌可爱的仙人掌面塑就诞生了。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的作品,有的说要送给爸爸妈妈,有的说要送给好朋友,“要像小仙人掌一样,把温暖‘抱’给身边的人”。




从自然科普到节气文化,从科学实验到非遗传承,“童伴成长”未成年关爱项目用丰富多元的内容,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实又欢乐的暑假。在吴淞街道未保站,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提升了动手能力,更收获了友谊、温暖与成长。未来,“童伴成长”项目将继续关注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需求,开展更多优质活动;吴淞街道未保站也将在结合时代发展和创新应用的思路下,持续推动社区家庭亲子关系,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双方携手陪伴孩子们在爱与知识的滋养下快乐成长、向阳而行,共创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