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实践 > 新时代文明实践
这场社区为老活动,让 “家门口的美景” 暖了心
日期:[2025/10/17] 作者:[罗泾镇]

“罗泾原来还有这么美的地方啊!感叹我们从来没有来过!” 走进花红村罗溪书院耕织园,一片片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与层层叠叠的棉花田相映成趣,瞬间吸引了老年居民的目光。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当天,海上御景苑党支部联动镇第二综合网格的花红村资源,实现网格间互联与资源共享,以 “暖海银龄” 为老服务品牌项目为载体,结合重阳节开展主题活动。活动通过节粮家风宣传、非遗四喜风糕制作,带领老年居民亲近田园、体验农趣,在感受新农村风貌的同时,也将节粮爱粮、孝老爱亲的文明风尚融入其中,实现优良家风与时代新风的同频共振。


罗溪书院耕织园,是今年新认定挂牌的宝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阵地,依托村内千亩良田自然资源禀赋与立足四季时序的农家耕织实践体验空间,此时园内正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大家沿着田埂漫步,近距离观察稻穗的饱满、棉花的蓬松,聆听宝农 34 水稻的种植过程。曾经的耕种农具静静陈列,如今的无人植保机穿梭田间,鲜明对比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现在的农村环境真好,简直是家门口的拍照打卡点!” 老人们的赞叹声不绝于耳,在亲近自然中读懂了新农村的发展变迁。

走进罗溪书院,非遗四喜风糕制作现场早已热闹起来。严格遵循传统工艺,非遗制作老师一步步演示磨米粉、抄糕粉、装模具塑型、上锅蒸制的关键步骤,动作娴熟又细致。老人们兴致盎然地围在操作台旁,跟着步骤慢慢实践,即便操作不够熟练,也始终保持认真态度。

趁着风糕蒸制的间隙,稻谷画制作活动同步开启。现场提前备好金黄的稻谷、胶水和空白画框,老年朋友们充分发挥创意,有的用稻谷拼出丰收稻田的图景,有的勾勒出寓意美好的图案,还有人特意拼贴 “勤俭持家”“节粮爱粮” 等家风主题文字。普通的稻谷在指尖变成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大家在动手过程中体会传统文化韵味,也勾起了过往惜粮的生活回忆。“看着稻棉作物,就想起以前的农耕岁月,现在生活好了,节约粮食的传统不能丢。” 周阿姨感慨道,“借着世界粮食日,回家一定要把节粮的道理讲给小孙子听。”

随着蒸笼缓缓掀开,清甜的香气瞬间弥漫整个书院,一个个造型精致、软糯饱满的四喜风糕新鲜出炉。老人们小心翼翼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糕,指尖触到温热的糕点,脸上满是成就感。“这风糕甜到心里了!再过十几天就是重阳节,现在提前尝到这份软糯,就像把敬老的心意先揣进了怀里,真好!” 郎叔举着风糕笑着说,身旁的老人们也纷纷点头,手中的风糕仿佛成了提前开启的重阳祝福,让这份温暖多了几分节日的期盼。

此次 “暖海银龄” 为老服务活动,以网格资源互动为纽带,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阵地为依托,以沉浸式体验为特色,让老年居民在愉悦氛围中收获了知识与快乐。下一步,海上御景苑将继续深化 “暖海银龄” 品牌建设,聚焦老年群体多元化需求,进一步优化活动策划、丰富活动形式、提升服务质量,推动项目常态化、长效化开展,让为老服务更有温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