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大场非遗——易拉罐画吗?这是一种以废弃易拉罐为材料,通过刻、剪、贴手工技巧,制作成或平面或立体的美工艺术品。
大场易拉罐画是传统海派剪纸技艺的衍生工艺品,其制作工艺延续传统的制作方法,并结合易拉罐金属材质的特质,开拓出一种崭新的工艺画,可谓“古迹新颜”,其更开创了由平面转向立体的创举,在实践中推陈出新,追求卓越,通过复杂的数学建模,完成浅浮雕作品。大场易拉罐画将易拉罐材料变废为宝,在提升艺术欣赏的同时,又增强了人类对环保的重视。 近日,李雄刚金属画艺术展正在大场举办。参展作品素材为易拉罐,题材丰富多彩,有以上海外滩、沙逊大厦、中国银行大楼为蓝本的建筑系列,带观众领略魔都的往昔风华;有足球、生肖球、世博球等充满时代印记与运动活力的球类作品,传递体育精神与文化交流的魅力;还有富贵牡丹、金鱼、花草等自然元素主题作品,尽显艺术创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李雄刚作为宝山区易拉罐画非遗传承人,同时也是上海罐艺手造的创始人,以其独特的金属质感与精湛工艺,展现出非凡的艺术魅力。 地址:场中路4098号1号楼 展览时间:2月15日至2月28日  日前,大场镇民族联分会组织民族骨干参观李雄刚金属画艺术展,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观过程中,民族骨干们与李雄刚老师热情互动,并对金属画的制作工艺表现出浓厚兴趣,仔细聆听李老师讲解。当知悉巨幅以及球类易拉罐画作品创作耗时漫长,仅一个球类易拉罐画就需耗费整整一年时间并且要使用专用磨具、无数次反复打磨修改时,民族骨干们无不为之动容。更令人敬佩的是,大家了解到李老师的作品还曾多次亮相海外欢乐春节纽约、巴拿马、迪拜等文化交流活动。这些作品不仅承载着非遗的独特魅力,更在世界舞台上传播了中国文化,民族骨干们对李雄刚老师传承非遗的执着与专注愈发钦佩不已。 此次“家门口”的参观学习活动,不仅加深了民族骨干对金属画这一非遗技艺的理解,更在李雄刚老师的创作故事与国际文化交流成果中,感受到非遗传承的厚重责任与时代价值。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像金属画等之类的非遗技艺必将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持续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