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意外往往猝不及防。当意外来临时,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就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据统计,心脏骤停患者若在4分钟内接受CPR,存活率可达40%以上,而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下降7%-10%。学习应急救护知识是构建社会急救体系的基础环节,通过赋能普通民众,填补急救“真空期”,为挽救生命争取更多的时间。  为更好的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提升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率,打破“不会救、不敢救”困境,淞南镇红十字会持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课程内容涵盖心肺复苏结合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创伤救护、气道异物梗阻处理等核心技能。通过“理论授课+实操演练+现场考核”的模式,确保学员掌握在4分钟黄金抢救时间内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施有效救助的能力。培训深入校园、企业、社区,不断扩大生命守护网络。 校园急救:守护成长安全 
面向长江二中、宝山职校等学校教职工开展专项培训,通过强化校园应急救护能力,将校园打造为生命安全的港湾,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 企业急救:筑牢生产防线 
针对上港集团张华浜分公司、宜东分公司的一线工人,重点提升其突发事件下的自救互救能力,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减少伤残、挽救生命,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上半年,淞南镇红十字会积极开展“培训八万名持证应急救护员”工作,持续扩大辖区救护员队伍规模。下一步,镇红会将结合“居民小区和重点公共场所增配AED”工作,进一步组织开展救护培训课程,普及急救知识,更广泛、更深入地提升社会急救能力,构建全民参与的应急救护网络,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