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千行百业的今天,网络安全已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技术概念,而是与国家发展、社会运转和公民权益休戚相关的坚实底座。 为积极响应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进一步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提升群众对新型网络诈骗的识别与防范能力,罗泾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营造了“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良好氛围。
创意视频寓教于乐 反诈宣传“声”入人心 罗泾镇通过“网罗泾彩”微信视频号推出《假如反诈是一场狼人杀……》公益宣传短片。视频以时下流行的游戏形式模拟诈骗与反诈的博弈过程,带观众沉浸式识破各类骗局、看清诈骗套路,生动有趣地传递反诈知识,筑牢群众的网络安全法治观念,从源头上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发生。
非遗跨界融合 挑花“织”就安全网络
当传统非遗遇上网络安全,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泾十字挑花”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晓蓉,以“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为主题,创作了一幅独具匠心的挑花作品。她将防范网络风险的核心知识融入十字挑花的纹理之中,把抽象的安全意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艺术语言,实现了非遗技艺与网络安全知识“在传承中科普、在审美中传播”的双重价值。
干货课堂开讲 “反诈卫士”从小做起 
网络安全宣传周预热期间,罗泾镇在爱心暑托班精心开展 “智斗骗骗怪” 网络安全专题讲座。活动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孩子们成为网络安全防护的主角 —— 从学习 “不点陌生链接”的基础常识,到掌握 “及时告知老师家长” 的应对方法,孩子们在沉浸式互动体验中,学会识别常见网络骗局,逐步树立起自我保护与网络文明意识。
线上线下全面覆盖 网络安全知识触手可及 宣传周期间,罗泾镇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推动网络安全知识普及。线上通过视频号持续推送反诈公益短片,不断巩固居民防范意识;线下开展2场科普宣传活动,以“零距离”学习切实提高居民对新型诈骗的警惕性和对虚假信息的辨别力。

在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互动讲解+闯关答题”的沉浸式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活动同步结合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招聘需求,为应届毕业生及求职者发放宣传手册,科普网络招聘常见诈骗手法、辨别技巧与防范措施。社区“反诈银发课堂”为老年居民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手把手”教学虚假保健品推销、冒充亲友借钱等老年人在微信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网络诈骗套路。

近年来,罗泾镇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契机,持续深入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有效提升了辖区内居民的网络安全素养和防护能力,网络安全“防火墙”愈加牢固、“保护网”越织越密。下一步,罗泾镇将继续加大网络安全宣传力度,强化居民共同参与,为营造安全、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注入强劲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