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下午,友谊路街道召开2023年友谊路街道安委会第三季度会议暨防台防汛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7月30日下午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市、区两级分会场相关要求。友谊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一岚,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德安,党工委副书记王锁红,办事处副主任林必德、万韬及相关部门科室主要负责同志参与会议。会议由刘德安主持。 
会上,刘德安传达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市、区两级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王锁红、林必德、万韬分别就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治理、防台防汛、燃气安全、消防安全等相关要求进行了传达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 陈一岚对下阶段安全生产工作推进提出总体要求: 一、坚持“三个务必”,安全责任警钟长鸣 在思想认识上务必重视,纵观每起安全事故发生,都或是麻痹所致,或是侥幸作怪。必须进一步增强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杜绝“事后发力”思想,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以一域之安为全局添稳。在责任落实上务必压紧,坚持“三管三必须”,全面落实各级领导干部“一把手”责任和各部门监管责任,狠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风险起底排查、隐患治本除根。在监管执法上务必从严,强化警示教育,执法部门要对各类隐患问题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深入督促检查,推动形成“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高压态势,及时阻断不同领域隐患风险的转化通道。 二、坚持“三个聚焦”,安全生产常抓不懈 要聚焦排查整治“两项重点”。瞄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场所,紧盯医疗养老、高层建筑、沿街商铺、大型综合体等重要场所,深入推进火灾防控专项整治;严查设施设备“带病运行”,注重特种人员持证、动火作业、转包分包资质等危险源,警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住宅小区用火安全等场景,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瞄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在城镇燃气和建筑施工领域,持续开展燃气安全大起底及防坍塌、防坠落“拉网式”隐患排查,着重加强建筑工地、小型施工作业(小区管道铺设、电梯加装、装饰修缮工程等)及小区综合改造现场监管,特别在施工开挖中确保地下燃气管线设施安全。要定期开展安全隐患“回头看”工作,确保隐患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坚决防范和遏制类似安全事故再发生,绝不能在同样的问题上反复摔跟头。 要聚焦预防预警“三个环节”。目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要跨前强化预防预警的三个环节:强化预案制定,做到有失有得,把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强化物资储备,做到有备无患;强化人员演练,做到有灾能救,要围绕汛期、防火期等重点时期,以及重点项目工程、重要基础设施、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区域,做好应急演练的动员部署,不要演而不练,流于形式。 要聚焦应急处置“三类问题”。在应急响应上,及时落实灾情信息报送,从四级响应开始,加强值守调度,研判分析风险、感知社会情绪,及时宣传告知。在决策指挥上,要全面贯彻落实“六停”要求,现场统一指挥调度、前后方协同、扁平化运作。在现场救援上,要锚定“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注重道路断路、空中基站(通讯)断网、发电设备(线路)断电等要素保障,救援工作要心中有数,全力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要统筹好前方后方,统筹好研判和部署,统筹好预警和响应,统筹好避险和救援。 三、坚持“三个常态化”,协同联动落实有力 要部门联动“常态化”。中央要求建立责任倒查机制,查到隐患就问责,安委会要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要紧密配合,形成安全生产全链条联动机制,合力落实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对新业态新领域开展联合整治,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不断链、人人能管事、人人不推脱,人事无漏洞。” 要排查整治“常态化”。结合即将到来的主题教育,将大调研机制和排查整治“回头看”机制相融合,将隐患发现和隐患整治同步推进,开好共性问题“小灶”,形成安全生产共性问题常态化解决机制,防患于未然,不能“热一阵”“冷一阵”,要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 要全民共治“常态化”。一方面加大对企业主体应急演练的指导力度,积极安排专家、第三方组织深入企业开展宣传培训,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目标,深入开展岗前技术交底、班前三分钟、企业自查要点传授等宣传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是要加大“33712345”安全隐患有奖举报电话的推广力度,调动老百姓参与城市安全治理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全民来找茬”的良好宣传氛围。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事故发生,友谊路街道持续对辖区主要建筑、主干道路、工地塔吊、广告招牌、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进行了一系列检查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