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庙街道总工会积极落实上海市总工会、宝山区总工会关于融合型服务站点建设的部署,坚持“因地制宜、阵地融合、资源共享”原则,着力构建“街道枢纽—街区站—园企点”三级联动服务网络。通过空间融合、功能聚合与资源整合,打造集“生活服务、权益维护、文化浸润”于一体的工会服务新生态,让职工在15分钟生活圈内即可感受到“娘家人”的贴心关怀。

党群融合:集成服务,打造职工“家园式”枢纽 街道职工服务分中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构建综合型服务阵地,集成基础保障、权益咨询、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等多元功能。爱心接力站(微型司机之家)配备休息区、充电设备、应急物资、微心愿收集、体质检测及15分钟免费停车服务,切实解决职工“关键小事”。职工书屋作为“心阅书香”品牌主阵地,结合“飞马精神”与“世界读书日”举办主题沙龙,组织职工共读《人民工匠许振超》,汲取“脚踏实地、敢于突破”的工匠力量;“心悦”读书会定期围绕主题开展交流,引导职工在阅读中实现自我成长。职工之家则成为集教育培训、沟通交流、公益乐学为一体的成长空间,如“庙趣生花,就要这YOUNG”青年职工沉浸式交友活动,为青年搭建轻松愉悦的社交平台。
街区覆盖:织密网络,拓展户外服务新场景 张庙街道五个街区布局7个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结合区域实际形成功能互补的服务矩阵。其中,张庙便民服务中心站点作为“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聚焦户外劳动者实际需求,配备高温防暑物资柜与急救护理箱,夏季联动爱心企业供应冰镇绿豆汤与冷饮,冬季提供热水与取暖设备。司法所站点发挥专业优势,设立“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调解室”,联合律所开展劳动权益讲座,为外卖员、快递员等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与维权咨询。红太阳广场站点则重点服务街铺商户与骑手,设置“骑手能量补给角”,提供充电、餐食加热等实用支持。腊八节期间,各站点变身“暖心粥铺”,总工会将热粥配送至一线岗位,实现温暖“四季传递”。此外,总工会与长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外卖员、快递员可通过站点预约享受“骑手就诊绿色通道”,实现便捷就医。
园企阵地:精准滴灌,定制专属服务方案 针对园区、企业不同需求,街道总工会指导打造差异化服务阵地,推动服务从“普适性”向“定制化”升级。例如,博济・智汇园内有网约车平台企业与外卖配送站点,园区“职工之家”联合“健康服务点”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健康服务,为网约车司机演示腰颈康复动作,为骑手开展义诊并发放急救包;设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纠纷调解室”,成功调解配送员与山姆配送(博济上海智汇园店)的工资纠纷。上海普瑞宝视眼科医院工会打造“工间休息室”,配备可调节休息椅、眼部放松仪等设备,定期开展肩颈放松课程与护眼讲座,成为职工缓解压力的“能量补给站”;“职工心灵驿站”于“512护士节”举办蛋糕DIY活动,帮助医护人员释放职业压力、增进情感联结。 从街道职工服务分中心的党群融合,到街区接力站的全面覆盖,再到园企阵地的精准服务,张庙街道总工会的融合型阵地建设始终围绕“空间可及、功能多元、情感认同”的宗旨推进。下一步,张庙街道将持续优化三级融合型服务阵地,如根系深植辖区肌理,让工会服务真正成为职工身边可感、可及、可依赖的“温暖坐标”与“精神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