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我住在信达蓝庭,是您说的第三综合网格里的吗?”“我们小区门口的花坛里的花的品种能多一点吗?”……8月11日,罗泾镇爱心暑托班的教室里暖意融融,一场由睦邻小镇街区党支部精心策划的“我为网格献一计”主题课程正在进行,罗泾镇爱心暑托班里的“社区小先生”们化身“网格小主人”,用童真视角为街区网格治理出谋划策,现场迸发的奇思妙想让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与温度。 “大家知道吗?我们住的小区、常去的公园、商店,都是‘网格’的一部分哦。”课程伊始,睦邻小镇街区党支部书记的顾叶青指着墙上的罗泾镇网格划分图,用小朋友听得懂的语言介绍道,“我们罗泾镇有三个网格,网格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找网格工作人员来协调解决哦,当然也欢迎大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参与到我们网格的管理中。”

“老师,我知道!我爸爸在新镇区开店,他的店里经常有外卖、快递小哥去休息,他的店就在第三综合网格!”稚嫩的声音里满是骄傲。一句话瞬间拉近了“社区小先生”们与“网格”的距离,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鲜活起来。 “对的,现在我们街区有很多这样的爱‘新’商户,他们从被管理、被服务的角色逐渐转变为我们街区自治成员,融入街区治理中。现在我们也邀请我们的‘社区小先生’脑洞大开,为自己所在的网格想些‘金点子’吧!”随着顾叶青一声号召,四支小队立刻围坐在一起,热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我觉得网格里的分类垃圾桶可以画些卡通图案,这样小朋友就不会扔错了,还能装扮街区,多好呀!”来自第一组的张同学率先发言,得到了组员们的认同。 “路边人行道经常会损坏,爷爷奶奶们年纪大了很容易绊倒,能不能让修路的叔叔及时处理呀?”第三组的周同学皱着眉头提议,引来一片附和声。 
短短十分钟,各组的“金点子”便写满了纸张,从“给垃圾桶画外衣”到“设立绿色认养区”,从“修人行道板砖”到“定期检查消防器材”,孩子们的想法虽简单,却句句紧扣网格生活的细节。  “下面有请各组代表上台分享!”话音刚落,“社区小先生”代表便拿着“提案”自信地走上讲台。“我们组提议设置一个花坛,大家每人认养一株植物,培养我们的责任感的同时美化环境!”第四组的李同学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个主意好!可以认识照顾不一样的植物呢,还可以让专业的叔叔教我们如何将植物搭配成景观。”台下的小朋友小声议论着,眼神里满是期待。  课程最后,孩子们拿起画笔,将心中的“理想网格”画在纸上:有的画里,社区小先生正和修路师傅一起修补着人行道;有的画里,垃圾桶穿上了新衣,顶上还有花卉盆栽;还有的画里,孩子们举着“爱护网格”的小旗帜,跟着网格工作人员巡逻……“我画的是大家一起打扫网格,这样我们的家就会更干净!”周同学举着画作骄傲地说。 孩子们的想法是网格治理最珍贵的灵感。”顾叶青笑着说,这些“金点子”将被整理后反馈给各网格,部分可行的建议还会邀请孩子们参与实施。这场特殊的课程,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网格工作,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共建美好家园”的种子。而那些稚嫩的笔迹与斑斓的画作,正成为罗泾镇网格治理中最温暖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