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积约2平方公里的高境镇第一综合网格内,老旧小区、商业街区与产业楼宇交织共存。这里不仅是1070家市场主体的家园,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人口老龄化高、商居纠纷频繁等典型治理难题。面对千头万绪的基层治理挑战,高境镇第一综合网格临时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为单元,通过组织下沉、力量聚合和精准响应,成功走出一条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的治理新路,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第一综合网格临时党支部构建“党建+网格”治理模式,整合各类资源和力量凝聚在网格“根据地”。 织密“双融”党建格局。高境镇第一综合网格通过党建与网格双融双促,建立以党建联席会议统筹指挥,街区党支部、综合网格治理委员会联动执行,园区楼宇党建联盟延伸触角的党建网络,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建网络覆盖和精细化管理。
夯实“网格”工作力量。推动行政、组织、辅助、共治等四大力量,以及区机关、“两代表一委员”等赋能团力量在网格内集聚,通过“驻点办公+吹哨报到”机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协同处置”。 联动“区域”共治资源。与区体育局、申通地铁复旦站区、吴淞医院妇儿党支部、税务所、市场所开展区域化党建,推出“体能监测”进园区、“医网融合·妇儿安康”守护行动等一批务实项目持续赋能辖区单位与居民。
高境镇第一网格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和组织协调作用,依托“日报到、周例会、月联席”机制,建立分层分类问题响应体系,实现治理闭环。 简单问题“随手治”。借助“境治巡”APP和街长微网格等机制,实现主动发现问题,迅速响应并处置,确保问题不扩大、不积压,推动工单投诉源头减量。由园区楼宇运营方、沿街商铺企业租赁方等担任街长,目前按路段已设置8名街长,通过街长组织沿街商铺参与自治,微网格群反映处置问题,实现自查自处。 复杂问题“吹哨办”。聚焦热线工单中回访未解决的协办案件,依托“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开展联勤联动。通过每周例会,组织各职能部门集中攻坚,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今年以来已成功解决了包括空调噪音扰民、查封三无产品、取缔洗车店非转居、下水道堵塞在内的20余个复杂问题。
围绕“品质高境”建设目标,第一网格临时党支部以党建为纽带,培育共同体意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党建联盟“境距离”。网格临时党支部牵头组织网格内14家园区、楼宇组建党建联盟。依托网格平台,组织开展招商对接、税务宣讲、法制进园区等“境距离”系列活动,为企业发展赋能。同时建立“境聚力”网格议事平台,推动联盟成员参与问题发现、收集、解决全流程,如设立园区“临时流动停车区”,有效解决外卖小哥进园难的问题。 党群服务“心连心”。网格临时党支部依托阵地资源,组织开展红色主题观影、健康讲座、元宵节共建等活动。通过深入走访、召开座谈会,搭建党群沟通平台,协调资源支持,解决园区招商难题、创业指导需求、政策扶持,以及快递外卖小哥的就餐和休息难题等问题。 志愿行动“手拉手”。网格临时党支部注重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组建“党员先锋”、“骑行哨兵”等志愿服务队,参与环境整治、助老助残、文明宣传等活动,拉近党群距离,增强网格凝聚力。 高境镇第一综合网格用实践表明,只有让党建真正“沉下去”,治理才能“实起来”;只有将多元力量“聚起来”,基层社会才能“活起来”。这片街区正逐渐变为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