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社区
社区课堂的“多彩课表”,让居民生活更有料
日期:[2025/10/21] 作者:[罗店镇]

为进一步丰富居民生活,提升社区服务品质,近期,罗店社区围绕反诈防骗、健康养生、法律科普等多元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为全年龄段居民进行一场“知识充电”。


“安全第一课”开讲!

为青少年筑牢反诈防线

“同学们,你们收到过‘免费送游戏皮肤’的短信吗?这很可能是电信诈骗的陷阱!”朗诗居民区活动室里,一场针对辖区青少年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讲座正在进行。



社区工作人员结合青少年日常接触的网络场景,用“案例+讲解”的形式拆解诈骗套路。从“冒充游戏客服诱导充值”“虚假追星群骗取应援费”,到“伪装成同学借钱”“刷单返利诈骗”,每一个案例都来自真实事件,分析骗子如何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追星心理和侥幸心理设局,还特别提醒大家:“凡是要求转账、索要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的,一定要先和家长、老师确认,绝不轻易相信陌生信息。”现场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如果收到‘中奖’短信,让我先交手续费,该怎么办?”刚升入高中的小林举手提问,工作人员当即回应:“正规中奖不会提前收费,这是典型的诈骗手段,直接删除并告知家长即可。”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遇到过的可疑情况,在交流中加深对诈骗套路的识别能力。社区还为每位同学发放了反诈宣传手册,不仅有常见诈骗类型总结,还有报警电话和防骗小贴士。



“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今天听完讲座才发现,骗子的手段这么多!”讲座结束后,初一学生小周认真地把宣传手册放进书包,“以后遇到陌生链接我肯定不点,涉及钱的事也会第一时间跟爸妈说。”青少年们不仅通过这次讲座掌握了实用的防骗技巧,更有效树立了“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反诈意识。

“胃”你护航 共抗幽门螺杆菌

为提高社区居民对幽门螺杆菌防治意识,普及胃病健康知识,朗诗居民区特邀社区医生开展了一场围绕防治幽门螺杆菌的健康讲座。为让科普更贴近居民需求,讲座全程以“提问”为线索展开,先从基础认知切入,用“胃里的‘不速之客’”比喻幽门螺杆菌,通俗讲解其生存特点,再结合“幽门螺杆菌与胃炎的关系”,说明细菌如何影响胃部健康;随后聚焦居民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否会传染”“要不要根除”,明确指出共用餐具、口口喂食是主要传播途径,同时强调“需结合症状、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治疗”,每一个结论都搭配医学依据,确保内容科学严谨。



考虑到居民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度,讲座还通过“图片+讲解”的形式降低理解门槛:胃黏膜病变对比图、细菌传播途径示意图等直观素材,让“幽门螺杆菌如何致病”“怎样正确预防”等知识点一目了然。互动环节更是氛围热烈,居民们纷纷举手提问,从“感染了该怎么办”到“治疗后怎么复查”,社区医生逐一细致解答,还结合生活案例延伸建议,让原本严肃的科普变成了“接地气”的健康交流。



“这样的讲座实用又好懂,希望社区多办几次!”讲座结束后,不少居民围着医生继续咨询。不仅填补了居民对幽门螺杆菌认知的空白,更用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健康理念,守护社区家庭“胃”健康。


“党建引航明法理 法治护航暖民心”普法活动



为引导居民树立法治思维、增强维权意识,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小区氛围,慧苑居民区党支部以“党建+法治”为核心,通过“讲堂+涂鸦+参观”多元形式,将实用法律知识送到居民身边。活动现场以“实用、互动、暖心”为基调,三大特色环节层层递进,让法治学习既接“地气”又有“温度”。



“党建引航·法律讲堂”环节,宣讲人员聚焦婚姻家庭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小区高频法律问题,结合真实案例通俗解读《民法典》核心知识点与维权路径。面对居民提出的“家庭财产分配”“消费欺诈维权”等实际困惑,逐一拆解解答,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指南。“巧手传法·涂鸦创作”环节打破传统普法的枯燥感,居民们手持画笔在环保袋上勾勒“民法典”“依法维权”等法治主题图案,将法律知识融入创意涂鸦。一边交流绘画思路,一边分享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让法治理念随环保袋上的色彩鲜活起来,让“学法懂法、用法护家”的意识深入日常生活。“图文识法·展板参观”环节,党员志愿者在多功能厅展板区主动讲解,通过生动图文直观传递婚姻家庭、劳动权益等法律知识。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党支部还组建送学小组,携带法律知识手册、活动图文资料上门一对一讲解,彰显党建引领下小区法治建设与敬老服务的双重温度。


在社区“课堂”中,

安全不是口号,

是少年捂紧书包的底气;

健康不止科普,

是家庭饭桌上的安心谈资;

法治不藏条文,

是邻里手握环保袋的会心一笑,

一个个瞬间,共同汇聚成社区治理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