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治理的日常工作中,细小的问题往往直接影响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顾村镇胡庄佳苑居民区党支部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构建“党建引领、网格支撑、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推动下辖胡欣苑小区提升了通行安全、停车优化以及文明养犬的综合治理水平,在细微处切实解决民生痛点问题,有效打通了社区治理的“最后一米”。 畅通消防通道 守护居民出行 胡欣苑小区北侧紧邻共富实验学校,为了方便居民接送孩子上下学,在居民集体商议并严格遵循消防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开设了便民转角门,打通了小区与学校的直线通道。但随着周边商户入驻,北门消防通道外屡遭社会车辆违停占用,“车墙效应”不仅让居民通行困难,还产生了安全隐患。面对“生命通道不畅”难题,依托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吹哨报到”工作机制,党支部第一时间向所属的第三网格上报相关问题,网格联动城管、安全办等职能部门开展实地勘察,经过多方反复协商,最终决定在消防通道关键位置设置适量可移动的石墩,既能有效阻止社会车辆进入确保消防畅通,又保留了便民转角门处的通行空间,完成了“问题上报-分级响应-联合处置”全流程闭环处置,实现了“矛盾在网格化解”的治理目标。 改造地下车库 消除安全隐患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电动自行车堵塞消防通道、飞线充电、入户停放等问题逐渐凸显。胡欣苑小区部分非机动车地下车库长期闲置且设施陈旧老化,进一步加剧停车矛盾。为了解决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问题,党支部强化党建引领,与物业共同开展需求调研,并多次召开居民议事会,协商制定分步优化方案。首先,将未开放的车库进行集中检修,完善照明、充电等设施设备。同时,结合年度实事项目,新增了地下车库喷淋、监控、烟雾感应器等安全“三件套”设施,通过一系列微改造,闲置车库成为了安全便捷的停车充电空间,“民生痛点”变成了“治理亮点”。

“宠”爱文明有方 共享整洁环境 在深入开展“四百”大走访时,发现小区存在遛狗不牵绳、宠物随地便溺等不文明现象,党支部开展“文明养成计划”,注重用礼貌温和而有针对性的方式引导居民文明养犬。一是加强宣传引导。社区在居民遛狗频繁区域增设文明宣传地插,用图文并茂、用语亲切的温馨提示替代生硬的警告,实现环境美化与教育功能的有机融合。二是加强多方联动。依托社区活动日、便民服务等载体,向居民发放《文明养犬手册》,强化行为规范认知。社区、物业工作人员定期开展网格化巡查,运用“发现-劝导-示范”三步工作法纠正不文明行为。三是巩固整治成效。将文明养犬融入每月“清洁家园”活动中,联合多方力量进行社区环境整治,切实推动文明养犬从理念倡导向行为自觉转变。随着各项措施落地,文明养宠的氛围日益浓厚,不文明养宠的现象明显减少,小区环境明显改善。不少居民表示:“遛弯方便多了,不怕踩到脏东西啦。”社区的每个微小改变都是基层治理“乘数公式”的“关键系数”。胡庄佳苑居民区党支部将继续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聚焦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小问题”,不断探索更多“微治理”路径,让每位居民都能在细节中感受社区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