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社区
618大促销来袭,外卖小哥权益谁来保障?
日期:[2025/6/17] 作者:[杨行镇]




试想一下,你是一位外卖骑手,一路风驰电掣的来到某小区门口,望着“护城河”般的人车分离栏杆,“即将超时”的提示音在手机扬声器响起...


此时此刻,你是选择提起外卖来一段五百米障碍跑,还是顶着被投诉的风险让客人来门口自取?








“宗书记,大华公园荟小区电瓶车不允许我们配送员进去,现在我们的人要背着几十斤的货物来回跑,很多配送员都不想送了,你能想办法解决吗?”铁山街区党支部的书记宗劼,最近收到这样一则电话,来电方是叮咚买菜的站长。




宗劼收到消息后,立即与小区所在属地的大黄街区书记刘瑶进行了沟通调查:据了解,该小区内部空间布局复杂,从西门到合院来回距离近1000米,出于安全,一直实行“人车分流”制度,但也产生了配送效率低下的局面,无论是骑手还是居民都颇有微词。于是,宗劼与刘瑶迅速行动,对小区和配送站点进行实地调研,模拟骑手配送路线,并联合小区物业、居委会以及叮咚买菜站长共同商讨对策。






·集思广益破僵局 共寻社区配送最优解·


商讨会上,多方代表围绕小区内配送安全与效率的平衡点展开头脑风暴:一边是叮咚买菜骑手代表提出:“车开不进小区,只能往返几十次跑步送货,实在太辛苦了。”


另一边则是物业方对安全问题的忧虑考量:“人车问题是为了保障居民尤其是儿童的活动安全,送货车、电瓶车随意窜行,很容易出事故。”


对此,宗劼和刘瑶多次组织各方座谈,耐心听取每一条意见,寻找平衡点。








经过多轮协商,最终各方达成共识:由叮咚买菜平台率先投资配置专用配送车,车身统一张贴“小蜗速递”标识及文明用车标语,车辆限速行驶,既保障了小区儿童活动安全,又使骑手配送效率得以提升,实现"安全提速"与"服务升温"的双赢。


两位书记则参与监督车辆采购、标识设计、安全测试等环节,并组织物业、骑手代表进行试运行和路线优化,同步制定《“小蜗速递”车辆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使用权限、行驶与停放管理、充电维护等细则。确保规则兼具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社区配送的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


该模式的成功实践很快吸引来美团、盒马、山姆、京东等多家配送平台的响应加入。


根据刘瑶调研,过去两周配送车已经使用了123次,平均一次往返时间只需5分钟,相较以前配送来回所需的15分钟,效率大大增加。







“小蜗速递”实践是杨行镇深化网格治理的生动缩影,通过网格协同共治、整合辖区资源,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彰显温度,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构建起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