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社区
海上御景苑:从“陌邻”到“近邻”,这里的烟火大家议
日期:[2025/8/27] 作者:[罗泾镇]

在罗泾镇海上御景苑小区,73号楼的居民们用互助与默契,书写了一段“远亲不如近邻”的生动篇章。这个由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居民组成的楼组,通过党建引领、小事共商、环境共治,把楼道变成了充满烟火气的“大家庭”。

楼里事“一起议”,从“各管各”到“众人帮”

在得知要打造活力楼组时,如何开展建设工作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楼组长号召大家召开议事会,共同讨论活力楼组的打造与主题。楼组里的党员协助楼组长在微信群内发布温馨提示和居委通知,上班的年轻人就在线上平台议事,大家一起讨论楼组名、楼组公约和楼组活动。最后确定以“变废为宝”达人周阿姨为中心,确定楼组特色方向为康洁楼。



“楼道堆的旧纸箱该清了,既占地方又不安全!”召开楼组议事会时,楼组长的话引起了大家讨论。起初有人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李阿姨算了笔实在账,“清理干净了,走路不磕绊,楼道亮堂了,住着也舒服!”

这番话让大家动了心。居民们自发分工,下了班的年轻人到楼道搬重物,老人们慢慢地整理零碎物件,半天就把楼道打扫得干干净净。从这之后,73号楼形成了“有事商量着来”的习惯:电梯维护选哪家公司、节日要不要组织一场活动、楼道灯换哪种更节能、照得更亮堂……渐渐地,没人再当“旁观者”,楼组内的大事小情都在议事会里讨论。
巧手改“旧貌”,楼道藏着“小惊喜”

“你看这面墙,以前掉漆掉得斑驳,现在刷成米白色,配上孩子们画的卡通画,多精神!”住在4楼的陈先生指着楼道墙面说。原来73号楼的楼道墙面显得有些陈旧,居民们议下了“自己动手扮靓家园”:有的居民从家里拿来多余的画笔和涂料,还有的居民网购了墙贴。



如今的73号楼楼道,每层都有小心思: 一楼挂着大家共同参加的楼组活动照片,楼道里摆着楼组达人周阿姨的精巧手工,连保洁阿姨都打趣:“这楼里干净又好看,打扫时都忍不住多瞅两眼。”

活动串起“邻里情”,陌生面孔变“熟面孔”

“尝尝这个!我包的蜜枣粽,甜口的!”今年端午,居民们搬来小桌子,在楼下空地上一起包粽子。王阿姨教95后小夫妻折粽叶,小伙子把糯米撒了一地,引得大家笑个不停。最后煮好的粽子,每户都分到了好几个,有人说,这是“百家粽”,吃着比自家包的香!



除了端午包粽子,楼里还搞过“废品改造小课堂”:孩子们把塑料瓶做成小花盆,摆在楼道窗台上;家长们趁机交流育儿经,不少孩子还因此成了“玩伴”。“以前住对门都不打招呼,现在下楼遛弯,能聊上好久。”住在一楼的赵大爷说,这些活动让楼里的“陌生面孔”渐渐变成了“熟面孔”。



如今的73号楼,楼道内拐角的杂物消失了、墙面变美了,生活幸福感也上去了,晾在阳台的衣服被风吹落,总会有人帮忙捡回来;傍晚楼道里飘着饭菜香,偶尔还能听见谁家孩子在喊“爷爷好”“阿姨,回来啦”。

这个普通的楼组用最朴实的方式证明:幸福不一定要惊天动地,有时候,只是楼道里的一句问候、一次搭手,就能让日子变得热热闹闹、踏踏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