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 闻 > 要闻报道
“德润申城·宝善坊”新时代好榜样直播间今日开播,快来一探究竟吧!
日期:[2024/2/1] 作者:[宝山文明网]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上海市文明办通过在宝山区设立的“德润申城”新时代好榜样直播间,展现各级道德模范、先进人物故事,分享他们的感悟,传递他们的精神。
2024年春节前夕,寒意袭人。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德润申城·宝善坊”新时代好榜样直播间红红火火拉开序幕。嘉宾们围坐一堂,在浓烈的节前氛围中,如相识多年的老友,亲切而热烈地讨论着对“好人有好报”这句老话的感想。他们的热情,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如汩汩暖流,融化了积聚的冰霜。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宝善坊”,听听他们在聊些什么吧!

首期嘉宾

宝山区文明办副主任:李雪敏

全国“学雷锋 4 个 100”优秀志愿者:魏刚

全国文明单位吴淞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王秀忠

上海益(逸)乐护理站总经理:刘志刚

面对面讲述动人故事

去年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之际,工作生活在宝山区的部分国家和市级道德模范先进典型,获赠了一张叫“宝善卡”的关爱礼遇卡。“宝善”和“宝山”谐音,又寓意“善人者,人亦善之”。凭借这张卡,他们可以在全区近百个网点和场所免费享受窗口服务、文体休闲、交通出行、卫生健康、学习教育、家庭生活6大类28项专属福利。首期“宝善坊”直播间所在的位置——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也是其中的一个点位,持卡人凭“宝善卡”可携带三人免费入馆参观。

“宝善卡” 集结了全区各街镇、委办局、文明单位,以及电影院、运营商、家政服务企业等119家社会力量的优势资源,礼遇清单是根据道德模范们反馈的真实需求量身定制,无论年龄、性别、职业、爱好,每一位持卡人都能在礼遇清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服务项目,一经推出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和点赞。比如,持卡人去银行办理业务可以走绿色通道,去商场购物可以免费停车,还可以享受每年度免费体检、健康保健、家政服务、通讯优惠等一系列优质服务,方便实用,满足了道德模范们的切身需要。

“宝善卡”将多样化、亲民化的礼遇项目,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一次小小的互动,都彰显了对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的尊重和关怀,传递出“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凝聚起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力量。

心连心传递模范精神

宝山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关爱礼遇道德模范,提出“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扶、工作上支持”的要求。通过推出“宝善卡”,向全社会宣扬“好人有好报,德者有所得”的价值理念,进一步汇聚道德榜样力量,引领社会崇德向善。

“宝善卡”传递出的关怀和善意,进一步激发了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当好表率,带头发动身边人向上向善、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决心。相关资源提供单位也把加入‘宝善卡’工程视为责任和义务,不仅通过提供“宝善卡”关爱礼遇资源来履行社会责任,也鼓励单位职工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主动做好人,行好事。此外,还有一批爱心企业和组织正在积极申请加入“宝善卡”资源提供方,希望利用自身资源,为宝山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体现出社会力量的担当。

凡人善举,最为动人。道德模范的精神充满感召力,具有滋润人心的力量。一颗小石子投入湖面,必将激起片片涟漪;一张小小的“宝善卡”,承载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必能激发社会明德惟馨、崇德向善的内生动力,让凡人善举成为时代风景。

手牵手共筑文明风尚


依托“宝善卡”工程,宝山区关爱礼遇道德模范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参与项目共建的各方力量通过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彼此携手并进的步伐也愈发稳健。

从2017年《建立宝山区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典型代表激励与关爱机制的意见(试行)》设立“关爱好心人”专项资金,到2022年《推进宝山区道德模范工作室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再到2023年推出“宝善卡”提供更加贴心细致的服务,并配套制定“宝善卡”《使用手册》和《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以及建立多个微信工作群,及时对持卡人、支持单位等各方遇到的问题给予帮助和反馈,大家在点滴付出中能真切地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并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更加激发了参与项目共建的动力。

“宝善卡”开拓了一条“德者有得”的双向奔赴路径。项目不仅聚焦道德模范最真实、最迫切的需求,也充分考虑了各资源提供单位的利益诉求,通过汇聚各街镇、委办局、文明单位,电影院、运营商、家政服务企业等力量,将分散在社会中的各类资源整合起来,针对性解决他们的问题,满足他们的需要,改善他们的生活。不少单位不仅加入礼遇服务行列,还主动扩容服务范围、积极出谋划策,让礼遇道德模范的工作从政府的“独角戏”变为社会的“大合唱”,全方位、系统性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让人民群众在爱与奉献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原典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出处

《荀子·劝学》

释义

没有一步半步的积累,无法到达千里之外;没有涓涓细流的汇集,无法成就大江大海。

只有抓住每一股“细流”,让文明理念潜移默化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才能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让道德风尚如江海般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