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题专栏 > 宝山好人
居民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记淞南镇淞南新村居民顾彩雯
日期:[2015/10/13] 作者:[宝山文明网]
  76岁的顾彩雯是淞南镇淞南新村居民。她义务为居民测量血压长达17载。她热心于志愿者工作,致力于维护社区邻里和谐,深受居民爱戴。
  顾彩雯是上钢一厂的退休医生,退休后担任楼组长。1998年,她发现不少居民患有高血压,正好自己有一技之长,便主动提出定期为他们测量血压。17年来,她累计服务达4000余小时,4万余人次,被评为淞南镇“五星级志愿者”。

  救死扶伤:白衣天使的终身使命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顾彩雯把救死扶伤当作自己的终身使命。淞南新村老年人多,经常需要测量血压,其中还有不少周边小区的居民。细心的顾彩雯对所有来测量血压的居民都做好详细记录,密密麻麻的记事本里记录着每位来测量血压的居民的年龄、血压数值、电话和家庭地址。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病人,她高度重视,从饮食、生活起居等多方面关心。有的居民半夜突发头痛、头晕等毛病,会在第一时间想到顾医生,半夜敲门求医成了常有的事。有时候,顾彩雯一星期没见到经常量血压的一些老年人,她就会上门看望或向他们的子女询问:“怎么几天不见人影,是否有啥不舒服?”对一些血压不稳定的老年人,她经常提醒他们要按时服药。

  帮老助老:胸怀大爱就会永远年轻
  在顾彩雯所住的楼道里,有两名独居老人,顾彩雯得知这个消息后,自告奋勇和她们进行结对,负责起她们的日常起居。理发、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擦洗身子……顾彩雯都快忘了自己已是70好几的人了。她常说:“我还年轻着呢,应付得过来。”
  其中一个老人95岁了,有6个子女,但他们都以“太忙”和“没钱”为理由,拒绝把老母亲接到家中,让她安度晚年。几次劝说无效后,顾彩雯便担负起“女儿”的职责,经常帮老人购买生活用品,还经常陪老人拉家常、说心里话。对于顾彩雯的付出,老人非常感动,逢人便说:“顾医生不光医术高,做‘女儿’的水平也没话讲。”
  化解矛盾:邻里和谐社会才能和谐
  楼下小张的老婆小刘因身患抑郁症而上吊自杀,小刘的父母从乡下赶来,认定小张一家害死了女儿,小区里顿时沸沸扬扬。顾彩雯闻讯赶来,她疏散了在场看热闹的居民,紧紧挽着两位伤心欲绝的老人安慰他们,等他们的情绪缓和下来后,向他们了解详细情况。经过一番分析,两位老人终于不再激动,他们十分感谢顾彩雯,说如果不是她来调解,事态可能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最近,楼下的一些灌木和草坪突然消失了,几天后,在那里冒出了一些菜苗。居民们议论纷纷,说是谁这么缺德。顾彩雯知道,这个小区内有很多“老淞南”,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改不掉当农民时种菜的习惯。她悄悄观察了几天,结果发现“罪魁祸首”是楼上的赵阿姨。她耐心地向赵阿姨解释“毁绿种菜”是一种不文明行为,影响了小区内的绿化布局,侵占了公共资源,况且这些菜又不值几个钱,“难道你真的连菜钱也出不起了吗,那我可以号召大家给你捐款!”说得赵阿姨满脸愧色,立马铲掉了菜苗,并自掏腰包补种了绿化。
  别人看到麻烦总是躲着走,顾彩雯看到麻烦偏要迎着上,她从没惹上麻烦,反而总能够把邻里之间的矛盾消化在孕育阶段,她总说:“邻里和谐了,社会才能和谐嘛。”

  环境整治:一片绿意心中来
  顾彩雯还是一名环境整治志愿者。在淞南镇创建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上海市文明镇,宝山区创建国家卫生区、上海市文明城区的过程中,总能看到她熟悉的身影。她总是会拿着一个铁钳、一个水桶在小区内转上几圈,看看哪里有垃圾。每次转完,她的水桶里都是满的,沉甸甸的。在她的努力和号召下,很多受到感染的老年志愿者纷纷投入这项有意义的“新事业”,原本脏乱的的小区环境焕发了新生。她从不缺席任何一次整治行动,从不索取任何回报。她的心一定是绿色的,所以她看到的世界也绿得发光。
  顾彩雯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是一名社区志愿者,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她常说,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是她乐此不疲的事,“居民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