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琳,女,1972年生,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副馆长。她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投身于艺术教育和社区文化建设,为宝山区社会大美育和社区美术馆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她积极倡导并推动宝山社区美术馆的建设,通过微改造、微更新的方式,将社区公共空间转化为美术馆,实现了艺术与社区生活的紧密结合。从社区治理到艺术治理,创建城市美育新范本。她推动实施“流动馆长制”,招募志愿者参与社区美术馆的专业工作,引导居民以艺术为纽带参与社区自治。策划艺术进社区展,共建城乡艺术社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推动“馆校联盟”美育课程,组织高校跨专业教师和学生走进社区美术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联合成立宝山艺术社区妇女联合会,组织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举办各类艺术讲座和工作坊,为社区居民提供艺术指导和专业支持。2024年12月,宝山社区美术馆被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评为“美术新空间”,并迅速成为社区居民和艺术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

杨海兵,男,1971年生,宝山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城市更新和房屋安全监督科干部。他扎根房管领域城市更新工作一线,始终把百姓安居宜居放在首位。旧改一线,勇于担当。作为城市更新工作一线的“老法师”,他不遗余力推动张庙旧住房改造,经常直插一线解剖麻雀,善于从楼梯走向、管道排布等细微处倾听民意,优化方案,推动改建、重建项目落地生效。攻坚啃硬,锐意进取。他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会同区法院民事审判庭、张庙街道联手打造全区首个城市更新诉源治理工作站,在全市率先启动对产权户旧住房更新行政调解和决定工作,破解了旧住房成套改造长期以来产权户没有司法抓手的困境,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模板。主动跨前,积极作为。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他带领工作人员完成全区103户无卫生设施改造项目签约,破解“拎马桶”难题。协调军队房屋修缮工作,积极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和部队,将地方联建住房纳入改造范围,并在施工期间多次前往现场开展检查,保障施工安全质量,得到了居民的普遍好评。
(插入金君海报) 金君,男,1988年生,上海宝绿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的顾村项目组负责人,先后荣获“市首席技师”“区绿化行业技能比武活动樱花综合养护项目一等奖”等荣誉称号。他带领团队深研绿化技术,积极投身宝山生态建设,为宝山滨江品质提升和区域文化品牌建设添彩。坚守岗位,擦亮人生奋斗底色。他深入研究樱花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坚持对樱花的生长状态进行细致观察和记录,积累数据,总结“一松二施三修四防”四步法樱花养护术,制定科学养护方案,助力上海樱花节品牌建设。对话植物,绘就城市浪漫画卷。多年来,他专注于各类植物修剪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在月季、石榴、梅花等植物的修剪上展现出了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全面的技术素养。在区百条花道、口袋公园、特色道路的建设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匠心传承,潜心培育硕果累累。作为宝绿公司首席技师,他创办首席技师工作室,建立首席技师培训工作机制,2024年获评上海市首席技师。他带领的技师团队活跃在宝山绿化的各个角落,为劳务工技能等级提升,起到了思想引领和指导支持。

潘斐,女,1974年出生,现挂职维西县教体局副局长、维西县第一中学校长。她如薪火,初心不渝,扎根高原播撒教育希望;铸就师魂,引领方向,使帮扶之花在维西璀璨绽放。勇踏帮扶征程,共筑教育梦想。2022年8月,潘斐毅然前往迪庆州维西县,开展三年教育帮扶。高原之上,她与教职工并肩作战,精准施策,优化规划,筹建教师食堂,推进高中学生食堂社会化,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制度完善,培养干部和教研团队,以七项举措推进帮扶工作。面对挑战迎难上,辉煌成绩耀维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县办中学,面对办学时间短、生源受限等挑战,她带领师生迎难而上。2023年和2024年高考本科率连续两年迪庆州第一,达到69.43%,一本率逐年上升。中考高分学生占比迪庆州16.88%,4名学生跻身全州前二十。学校晋升为云南省二级一等高完中,成绩斐然。引领科研新突破,青年教师展风采。在她的引领下,帮扶团队成功申报了2024年度云南省“组团式”帮扶人才带培拟支持项目。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显著提升,立项了多项州级和县级课题,其中一项获“州级先进课题”,实现学校州级课题立项零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