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岗敬业好人专栏
风雨无情人有情 防汛抢险显真情
阅读数: 日期:[2017/7/8]

——宝山好人陈锦超事迹


  防汛是水务人一生职业的永恒命题,作为宝山区水务安质监站站长、防汛办副主任的陈锦超同志更是将防汛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他踏实、勤恳、朴素、刚毅……他身上流淌着的那股干劲让人动容。
  没有大家哪来的小家
  防汛工作贯穿全年,按照汛前、汛中、汛后的不同要求,陈锦超同志认真抓好汛前检查、防汛信息保障等各项防汛准备工作。他连续加班编写出防汛预案、工作报告和文件等重要文稿,有力保证了防汛抢险责任落实到位。为了让各个街镇、园区及重点企业进一步明晰今年的防汛形势,他参与组织举办了宝山区防汛干部培训班,进一步提升防汛责任意识。进入汛期,对于陈锦超来说就彻底没有了节假日上下班之分,在连续抵御多次台风、强对流天气和暴雨的过程中,他更是时刻忙碌在防汛抢险第一线。平日里,家人都特别能理解陈锦超为了工作不顾家庭的性格脾气,也能默默支持他的工作,但是台风天气里他一连十几天不回家,家里大事小事全靠媳妇一人担着;有时家里有急事需要他回去处理,他也总是因为工作忙离不开。家人责怪他时,他总说:“我在工作就是在管家,没有大家哪来的小家。” 他用敬业奉献为群众撑起了防汛的保护伞。
  听到雨声就睡不着
  防汛办是一个上传下达的重要节点,能否在第一时间做好预警,能否正确决策并及时上报,能否做到科学调度,是防办工作的关键。2016年台风“莫兰蒂”侵袭申城,在发布暴雨和大风预警之初,陈锦超就开始给各个基层防汛单位的领导挨个打电话敲警钟,并通过微信等形式给各街镇的分管领导和水务所所长发消息,告诉他们务必提高警惕,做好防护工作。同时,及时将市里和区里的防汛精神进行传达。随着雨量加大,防汛办的电话没有停过,不是接到险情的报告,就是将抢险的指令传达出去。防汛办电话响起的频率越来越高,陈锦超一边接电话一边做记录,电话实在接不过来了,他便告诉打电话的人将情况直接通过短信的方式发到他手机上,他再及时将信息传至相关部门,这样便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使得调度更加有序,救援更加科学。他饿了就吃几口饼干,泡碗方便面填肚子,困了就在凳子上眯一会儿,看到他一脸倦容,同事们都忍不住劝他回家睡一觉,可他却说:“作为防办人,每到了汛期,只要听到雨声,就睡不着了。” 防汛办全体同志都深深被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所感染,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防汛抢险的工作中。
  抢险在前不计得失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4月5日凌晨,宝钢技术中心二区发现地下室漏水,水量不断增加,而该企业的地下空间消防设施产生故障,无法将水排空,如果水量控制不住会影响到大楼高压配电设备,造成的后果将无法估计。还在熟睡中的陈锦超接到企业的求助电话后,立即驱车赶往现场,在查明了现场情况后,一边向上级请示一边协调应急抢险力量支援,现场指挥2台防汛泵车和防汛办职工协同作战,历经三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将漏水点控制住了,避免了损失的进一步扩大。抢险结束后,陈锦超的脸上才终于泛起了欣慰的笑容,他振奋起精神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办公室,休息了几个小时又继续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抢险就是和时间赛跑,个人得失无需计较。”他和他的同事们早已习惯了随时待命的紧张节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任劳任怨、一心为民的水务精神。
  狂风暴雨,挡不住他冲锋在前、防汛抢险的脚步;靠前指挥,体现出他吃苦在先、战胜灾害的意志。经受风雨考验,陈锦超同志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写在了人民群众的心底里,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进了防汛的每个细节里。

[打 印]  [收 藏]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