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风雨同行 ——记蔡家弄村村民陈秋菊诠释幸福的真谛 ![](/news_file/2017102522443588.jpg)
在咱们蔡家弄村里,有这样一家人,她是千家万户中普通的一员。在这样一户平凡普通的家庭,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善良,相敬和爱护演绎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 2005年3月份,蔡家弄村村民蔡洪伟和重庆女子陈秋菊喜结连理。在这之前,蔡洪伟的前妻已去世好多年,爷俩生活得十分艰辛。直到陈秋菊的到来,让这个家庭又恢复了往日的温馨。很难想象,再组家庭需要一个女人付出多么惊人的毅力。作为一个妻子、家庭主妇,陈秋菊的付出要比平常女人要多的多,家庭的重担、生活的压力,她都毫无怨言,始终用自己柔弱的双肩坚强的承担着家里的一切,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到。 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她的公公在前几年,脑梗发作,导致瘫痪在床,婆婆也常年糖尿病患病在身,无劳动能力,两老平时的生活全靠子女料理。照料公婆多年,看似容易,但做起来难,虽属人间常情,但却难能可贵。周边邻居看在眼里,无一个不心疼她,纷纷劝说,说她一个女子从重庆远嫁到上海,家里很多事情都要她亲力亲为,多么不容易,雇人帮忙算了。但她和她爱人怕别人照顾不周,放弃请帮工的建议,坚持自己再苦再累都得扛,克服一切困难。陈秋菊就这样,没有半句怨言,把俩老的饮食起居安排得井井有条。她一直和一个大姑一起照料俩老,忙前忙后地嘘寒问暖,放弃了自己的大部分休息时间陪老人们散心、唠嗑,使公婆尽享天伦之乐。中华的传统美德也一直在他们的家庭生活中延续,并且将一直延续。这个家在她的支撑下,历经了风风雨雨,饱经了生活的风霜,她还用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辈,撑起了一片天空。 当年,蔡洪伟的儿子才16岁,由于长期缺乏母爱,正是处于冲动的青少年期,孩子很难接受。陈秋菊到这个家后,她并没有严格苛刻孩子,而是常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帮助和感化孩子,为孩子指引前行的道路。另外,在教育孩子方面,她更是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陈秋菊说,教育孩子,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遵循一个1>10的教育原则,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她认为,只有自己做到了,从而才有资格去要求孩子。她把尊老爱幼、肯于吃苦、勤俭持家、任劳任怨的一言一行施教于儿子身上,儿子也都看在眼里,心慢慢地软化了。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受母亲的影响,儿子从而树立了待人礼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学习和工作也十分上进。时值今日已长大成人,并成家立业。 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他们夫妻二人常说,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家可以不是奢华的,但一定是温馨的。夫妻俩平时分工合作做家务,边做家务边商量生活事情。如果谁的工作任务重,对方就主动做好家务,减轻对方的工作负担。相互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和坦诚相待地沟通感情,象催化剂一样使夫妻感情融洽、家庭和睦、快乐。因此,他俩很少因生活琐事而吵架。10多年来,陈秋菊同志以孝道为先,以奉献为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女、为人妻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一份执著与爱心,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在家庭中浇灌出了丰硕的果实。现在,他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夫妻相敬相爱,家庭其乐融融。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夫妻俩相敬如宾,以一颗尊老的孝心,助人的一股热情,生活上的同舟共济,育人的言传身教演绎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幸福的最真实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