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消防救援队伍15年来,何裔城同志始终以过硬的政治素质、优良的纪律作风、精湛的业务技能、无私的奉献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发扬消防队伍优良传统,在宝山科创之城书写了绚丽的“红门篇章”。 苦练精兵谋打赢,锻造救援现场的“一把尖刀” 面对改革后“国家队、主力军”的全新定位,何裔城始终坚持战斗力标准,刻苦钻研本职业务。 苦练精兵为打赢。随着职能任务不断拓展,何裔城不断淬炼自我,力争成为“尖刀上的刀尖”。2019年,应急管理部举办全国首届“火焰蓝”比武竞赛。何裔城全身心投入高强度训练,在楼层内攻项目的比赛中斩获全国冠军。同年,何裔城作为班长骨干,参与组建支队水域救援分队;从方案制定到装备配备,从人员编组到实战演练,每个环节他都全程参与、认真把关。在他的带领下,分队圆满完成2020年援皖抗洪、2021年援豫排涝等跨区域增援任务,获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危急关头敢冲锋。何裔城常说:“消防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干好是本职,干不好是失职。”2021年1月18日,吴淞口邮轮港码头68号灯浮处一油轮突发火灾,情况十分危急。何裔城和队员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背负数百公斤的装备,奔袭通过500百余米的浮桥,先后2次强忍滚烫船体、高温烟气的炙烤深入机舱内攻,成功扑灭火势,船上700余吨油品得以保全。16年来,何裔城先后参与灭火救援行动六千余次,疏散被困群众上千人,保护财产价值上亿元,出色完成了各项重大消防安保任务,为保卫驻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多次获评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官、优秀消防员。 疫情防控有担当,书写忠诚奉献的“一曲赞歌” 今年3月以来,在上海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何裔城虽然不是专业医务工作者,但他勇挑重担成为邮轮港码头方舱医院消防安保。 百姓的“勤务员”。疫情严峻,却阻挡不了何裔城为民服务的热情。取马蜂窝时顺手倒个垃圾、灭火救援时清理一下通道、高空排险时帮忙固定晾衣杆、开门救助时修理门锁已经成了何裔城的自觉行为,社区里的爷叔阿姨对着何裔城竖起大拇指说道:“共产党员就是可靠!”。 方舱的“守护者”。3月30日,何裔城主动请缨,组建党员突击队驻守吴淞国际邮轮港方舱医院。在占地5.5万平方米的场馆内,他们每天人均巡逻3万多步,被医护人员和感染患者亲切地称为“码头上的守夜人”。 家国情怀守初心,擎起服务群众的“一面旗帜” 作为一名党员,何裔城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基层一线的平凡岗位上书写了牢记宗旨、竭诚为民的感人篇章。 人民的期待,就是奋进的动力。近年来,何裔城积极组建和参与国旗护卫队、志愿服务队、义务讲解队。他创新工作方法,将“火焰蓝志愿服务队”分为便民服务、医疗服务、消防宣传三支小分队,先后组织服务上百次、服务百姓上千人次,辖区百姓亲切地称呼他为“贴心小何”。 百姓的满意,就是最高的褒奖。近年来,何裔城同志积极参与队站扶贫帮困活动,每月都从工资中留出一部分用于爱心捐赠。他先后参与扶贫帮困活动30余次,结对孤寡老人1名和困难学生1名,用自己的爱心彰显着人民消防为人民的赤子之心。在何裔城的模范引领下,队站连续5年获评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基层建设先进中队,2020、2021连续两年获评基层建设“标兵队站”。 “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战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何裔城同志15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无愧于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信任,是可亲可敬的“逆行者”,是永不缺席的“守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