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后,在家含饴弄孙、安度晚年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居住在盛世宝邸小区的詹建民却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他是楼组长,也是长效管理志愿者、看家网志愿者,连续几年入选淞南镇“星级志愿者”名单。他对自己瘫痪在床的母亲悉心照顾,对社区内老人也关爱有加。 家长里短,事事关心 詹建民自成为社区志愿者以来,经常到高龄独居老人家中探望问候,帮他们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小区封控期间,楼道内的老人买菜不方便,詹建民便把自家多出来的菜匀给老人。每逢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詹建民都会为老人准备好元宵、粽子、月饼等传统美食,跟老人们一起分享、闲话家常,缓解老人们思念亲人之苦。碰到台风大雨天、高温天、霜冻天,詹建民总是放心不下,一定要上门或者电话跟老人沟通,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询问窗户是否关好、家中有没有渗水,叮嘱他们不要舍不得电费不开空调,事无巨细,一一问清楚、说明白了才放心。 老人需要,随叫随到 80岁的独居老人李阿婆是“三高病人”,深受疾病困扰,家中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与老人分开居住,平时工作忙,很少来看望她、陪伴她。詹建民得知情况后,主动与老人结对,几乎天天上门“报到”。李阿婆家的柴米油盐都是詹建民帮她买,水电煤费用都是詹建民帮着去交。疫情防控有什么政策要求,詹建民总是第一时间向李阿婆叮嘱,人大换届选举、居委会改选等工作,詹建民也热心地向李阿婆进行宣传,让李阿婆足不出户,却事事知晓“不掉队”。不管时间有多晚,只要李阿婆一个电话,他总是随叫随到。有一次,李阿婆想念詹建民,晚上一个电话打过去,但又想不起来要说什么,詹建民见电话那边没有声音,急坏了。赶忙穿好衣服跑到李阿婆家。看到李阿婆没事,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李阿婆感慨道:“这辈子养了四个儿女,还不如詹师傅一个!” 照护母亲,无怨无悔 除了照顾楼里的高龄独居老人外,他自己家中还有一位90多岁瘫痪在床的老母亲。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詹建民对母亲非常体贴,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先帮母亲穿衣、洗漱,收拾好房间卫生,变着花样做好吃的给她吃,不厌其烦地帮她翻身、按摩,先把老人安顿好,然后再忙自己的事情。 长期卧病在床,母亲心情难免压抑沉重,詹建民看着母亲呻吟难受,想起小时候母亲照顾自己的往事,总偷偷掉泪。他经常把电视上、手机里看来的好玩的事情一件件说给母亲听,逗她开心。母亲了解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感到很新鲜很有趣,每天吃完早饭和晚饭,都会催着詹建民再跟她多讲一点。这样的“讲故事时刻”,詹建民很珍惜。多年来,他始终无悔付出,不说半点苦,不道半点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的承诺,在平凡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他用双手托起母亲的老年生活,用善良的心照亮了家中每一个角落。 詹建民说:“大家都会变老的,现在我还干得动,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他把无微不至的关怀带给每个人,有力践行了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为创建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