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泽英
日期:[2025/4/3]

五万元归途:爱与信任的守护之旅

施泽英 大华服务上海水岸华府物业服务中心保洁员


如果你在无人处拾到五万元现金,会如何选择?宝山区大场镇大华物业的保洁员施泽英用行动给出了答案。这笔巨款失而复得的背后,更是一段物业团队、社区民警和热心居民共同谱写的温暖故事。

2024年7月8日,星期一下午,阳光洒在水岸华府门前真大路的商铺上。67岁的施泽英像往常一样,手持扫帚,认真地进行着日常保洁。当她走到花坛旁,一个普通的装咖啡的手提纸袋静静地躺在那里,与周围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她起初以为是谁丢弃的垃圾,正准备俯身清理时,走近一看,却透过纸袋的缝隙瞥见了一抹熟悉的粉红色。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纸袋,里面竟然是五捆用中国银行专用纸袋包裹、扎得整整齐齐的人民币。那一刻,施泽英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多年的生活经验告诉她,这笔钱的主人,现在一定心急如焚。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将这笔沉甸甸的现金交给了水岸华府的物业经理苗超,并联系了社区民警,希望尽快找到失主。

考虑到失主可能是附近小区的业主,也许很快就会回来寻找,苗超决定先在原地守候。同时,他立即安排人员制作了显眼的“失物招领”海报,张贴在小区各个出入口,并动员全体物业管家在各自负责的小区业主群里转发。社区民警也同步在辖区内37个微信群里发布了失物信息,并附上了纸袋的照片。一时间,爱心像涟漪一样在整个大华地区迅速扩散,无数居民自发加入到这场特殊的“寻人”行动中,他们转发信息,提供线索,互相询问,每个人的心中都怀揣着同一个希望:尽快找到失主,让他安心。

然而,事情的进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第二天,苗超意识到仅仅依靠微信群和守候寻找失主效率并不高,于是,他和施泽英一起主动来到大华新村派出所,请求民警协助排查路面公共视频。民警们积极响应,调阅了海量的监控录像,仔细甄别每一个可能的身影,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他们还根据现金外包装上的中国银行铅封,走访了附近的几家银行网点,询问是否有客户取过类似金额的现金,但都没有找到有效线索。

经过连续多日的视频排查,一个拎着类似咖啡袋子的身影终于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民警们顺着这个身影,反复比对,仔细追踪,最终联系上了家住安徽肥西的邹先生。原来,7月8日那天,邹先生来宝山出差,期间突然接到母亲遭遇车祸的噩耗,心急如焚的他立刻到银行取了五万元现金准备赶回老家。当他步行到花坛旁时,又接到了医院打来的紧急电话,告知他母亲病情严重,慌乱中,他完全忘记了手里的纸袋,立刻打车前往上海火车站。

7月13日,邹先生匆匆赶到上海。当他从施泽英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五万元现金时,眼眶湿润,声音微微颤抖,紧紧握着施泽英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微信群里的业主们得知失主找到了,也放下心来,纷纷为施泽英点赞。

施泽英来上海三年多,一直在自家隔壁小区水岸华府做保洁。她把楼道打扫得干干净净,看到居民家门口的垃圾,会顺手帮忙扔掉;遇到老人搬重物,她会上前搀扶;看到孩子们在儿童乐园玩耍,她会温柔地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正是多年来坚持做好这些平凡的小事,让她内心充满了阳光和力量。

施泽英阿姨为人朴实真诚,她的拾金不昧不仅仅是个人的高尚行为,更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缩影。这个夏天,施泽英、大华物业团队、社区民警以及广大热心居民,这些平凡的人们,用他们的善举,共同谱写了一曲“凡人微光”的动人乐章。

Copyright 2012-2025
上海市宝山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