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四分钟:丁伟的火海救援
丁伟 宝山区人民法院法警大队政治委员
四分钟能做什么?听一首歌、喝一杯茶,或是在地铁上匆匆一瞥窗外的风景?对于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政治委员丁伟来说,四分钟,是他从浓烟中挽救两条生命所用的时间。
2024年2月3日下午,刚值完班回到家中的丁伟,一打开楼道门,一股浓烈刺鼻的烧焦味便扑面而来,楼道里已是烟雾弥漫。起初,他还以为是附近居民祭祖烧纸的味道,但多年的职业敏感让他立刻警觉起来——这烟味不对劲!他快步上前,仔细查看,很快判断出是火灾。“一定是哪家着火了!” 丁伟立即敲响了101、102两侧的房门。102室的住户开门后一脸茫然:“怎么这么大的烟味?!”丁伟据此断定,火情应该发生在对面的101室。
他用力拍打101室的房门,此时门缝里已经往外丝丝冒着黑烟,却迟迟无人应答。情况紧急,容不得半点犹豫,丁伟正准备破门而入,一位瘦弱的老大爷颤颤巍巍地打开了房门。滚滚浓烟瞬间涌了出来,几乎要将人吞噬,丁伟赶紧将老人搀扶到安全地带。然而,老人却一直沉默地呆坐着,似乎被吓懵了。事后丁伟才知道,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
但丁伟清楚地记得,之前在小区做志愿者时曾上门走访过,这家住着两位老人。“如果老奶奶没有外出,肯定还在屋里!”想到这里,丁伟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救人要紧!他来不及多想,深吸一口气,捂住口鼻,义无反顾地冲进了浓烟滚滚的房间,一边大声呼喊,一边焦急地搜寻。终于,在卧室门口,他发现了瘫倒在地、已经意识模糊的老奶奶。此刻的丁伟,早已被浓烟呛得泪水直流,头晕目眩,但他咬紧牙关,使出全身的力气,将老奶奶拖拽到了室外空气流通处。
然而,险情并未解除,火势仍在蔓延。丁伟深知,如果不及时灭火,后果不堪设想。他找来一条湿毛巾,捂住口鼻,再次冲入火场。厨房是火源,燃气灶上的火苗正疯狂地舔舐着上方的抽油烟机,油垢在高温炙烤下不断滴落,火势愈发凶猛。丁伟关闭了燃气阀门,然后用湿毛巾奋力拍打着火点,一下,两下,三下……终于,火焰被彻底扑灭了。
将两位老人安全送上急救车后,丁伟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浑身上下沾满了烟灰,嗓子也因为吸入浓烟而变得沙哑。但他在家人面前只字未提,“那天回来他一身怪味,我还奇怪,其实他怕我担心,什么也没说。现在想想,真的后怕。” 丁伟的爱人回忆道。第二天上班,同事们都被他突然嘶哑的嗓音吓了一跳,而他却轻描淡写地说“只是有点风寒”。直到几天后小区居委会主任胡兰将一封感谢信送到法院,这件惊心动魄的灭火救人“大事”才被大家知晓。
而得知此事后,大家却一点也不意外。在同事们的印象中,丁伟一直都是这样一位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人。他总是冲锋在前,以身作则,积极投身各项工作,成为警队年轻警员的榜样,为宝山“北转型”发展、“平安城区”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刑事保障中,他精密部署,确保庭审安全有序;面对信访维稳复杂局面,他曾冒着生命危险拦下讨薪未果想跳楼轻生的当事人,及时控制对判决不服想泼汽油自焚的信访户;在执行工作中,他爬楼破窗锁定被执行人,参与顾村公园拆迁执行,保障宝罗奶牛场腾退。他先后荣获全国法院司法警察先进个人,上海法院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宝山区政府三等功一次,宝山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每年的司法警察实战化演练,丁伟都积极参与,从未缺席。去年,他还带领年轻法警同志在竞赛中取得了团体第一名的佳绩。
面对赞誉,丁伟却谦虚地说:“救人只是我下意识的反应,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司法警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的职责所在。” 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与担当,为宝山的平安稳定保驾护航。这惊心动魄的四分钟,不仅挽救了两个生命,更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司法警察的初心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