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合家庭
日期:[2025/4/3]

春风化雨孝为径,亲情满屋伴蹒跚

李清合家庭 月浦镇月浦五村居民



在月浦德都路的人行道上有这样一道风景,一位行动不便、步履蹒跚的老奶奶,右手萎缩卷在一起,她用左手努力拉着花坛格栅,一格一格挪动脚步锻炼,推着轮椅陪伴着她的亲人,随着时间推移从丈夫换成了儿子、女儿。他们就是月浦五村的居民李清合家庭,自从29年前李清合的妻子梁如君做开颅手术后,全家合力照顾陪伴,每天都带着她出门进行康复训练,从不能动弹到能拄着拐杖走路,用29年如一日的陪伴书写传统美德孝老爱亲、弘扬良好家风孝风。

一、婉拒领导留用,辞职回归照顾病妻

李清合年轻时远离家乡跟随中国二十冶集团公司来到上海建设宝钢。他是钢筋工,技术过硬,工作兢兢业业,是单位有名的“老黄牛”。生活、工作都相对顺利,孩子们也逐渐长大成人,相继参加工作结婚生子,生活压力随之逐渐减轻,看似幸福的生活即将来临。然而1995年8月的一天,平静的生活突然被打破,妻子梁如君突发脑出血需做开颅手术救命,手术成功生命危险解除。医生告诉李清合虽然手术非常成功,但是脑出血的后遗症非常严重,可能会导致她瘫痪在床,不能自理,医生的话让李清合心事重重。出院后的妻子离不开人,家里必需有人照顾她,可是儿女们又都在工作岗位上,他思来想去,还是不顾领导的挽留,毅然提交了辞职报告。虽然他热爱自己的工作,领导也认可自己的技术,但为了照顾好家庭,让儿女安心工作,还是放弃事业担起照顾妻子的重任。

二、全家齐心协力,风雨无阻天天陪伴

照顾病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梁如君刚出院时,半身瘫痪不能动,只能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要靠人伺候。一个大男人从公司技术能手,转行做家庭煮夫,每天洗衣做饭,落差巨大。但是李清合从最简单的饭菜开始做起,慢慢的能做出可口的饭菜了,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对妻子的日常照料悉心周到。李清合的付出感染着他的子女,他们下班后就赶回家,一起照顾梁如君。在家人的鼓励下,梁如君有了战胜疾病的决心,先是从床慢慢移到沙发,按摩右侧胳膊或腿部,让肌肉得到锻炼,然后在搀扶下慢慢走动,逐渐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子女们定期带着梁如君到医院进行针灸治疗。在家人的精心护理和耐心陪练,梁如君慢慢地能借助拐杖行走了。为了巩固梁如君的肌能效果,每天清晨,家人们轮流用轮椅把她推到德都路行人稀少的路段上,沿着人行道绿化带格栅进行锻炼。经过不懈的坚持,她脸色越来越红润,肌能逐渐恢复。

三、儿女接棒照护,以身作则传承家风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清合从年富力强成为耄耋老人,儿女们对他照顾母亲的点滴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大女儿李翠萍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主动放弃打工的机会,提出照顾二老的想法,星期一到星期五她来承担,星期六和星期天由大哥李国平家负责。当时李国平还在工作,经常去外地出差,他的妻子就主动接过照顾老人的责任。小女儿在外地定居,但是没有因为在外地而推脱,也会定期来上海照顾老人。李国平退休后,兄妹3人就轮流照顾老人,每人照顾老人4个月。3位儿女接过李清合的责任,每天带母亲到外面锻炼,为2位老人洗衣做饭,让他们安享晚年,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

李清合家庭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在亲情传递、孝心接力的言传身教中弘扬了良好家风孝风。

Copyright 2012-2025
上海市宝山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